歷史與哲學 作品

第二十五章 釣良計

 荒幹水畔一老兩少正在垂釣,身後只有幾個親兵相隨。

 夏日的陽光灑在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清風徐來,坐在柳樹陰涼下的幾人頗感愜意。

 “凱爾兄打獵是把好手,”阮明手持魚竿坐在席上閉目養神:“但這釣魚的水平嘛,可就不敢恭維了。”

 凱爾正聚精會神地盯著水面,魚線垂入水中一動不動:“奇了怪了,這幾天你和張元帥都釣上多少條了?我怎麼一條也沒釣到?咱們用的是一樣的鉤、一樣的餌,我自認目力極佳,手上也極快,到底是哪裡不對?”

 “這釣魚和打獵可不同,打獵講究個快,但釣魚卻要慢,”阮明仍然是眼皮都不抬一下:“又有‘望水、觀臺、拋鉤、收線’四個訣竅,還都要合一個‘穩’字,凱爾兄今天看我上游魚多,明天看張元帥下游魚多,坐立不安,輾轉反側,一時換三個地方,三刻收一次魚竿,怎麼會釣上魚呢?”

 “什麼叫望水?”凱爾聽阮明說得頭頭是道,便詢問道。

 “夏釣淺,秋釣深;夜釣淺,日釣深;活水釣淺,死水釣深,凱爾兄總以為江心魚多,殊不知‘流水近處好咬鉤’的道理。”

 “什麼叫觀臺?”

 “入水、岔口、坡斜、樹蔭、水草茂盛之處魚多。”

 “如何拋鉤?”

 “輕而準者為上,凱爾兄重投猛拋不僅會使餌料散落,還容易驚走魚群。”

 “如何收線?”

 “魚上鉤後不宜生拉硬拽,應該先輕抖竿尾,讓魚鉤扎深些再收線;收時亦不可一步到底,一定要欲擒故縱,先予後取,溜得那魚兒筋疲力盡,才好釣起啊!”

 凱爾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張煥卻聽得津津有味,老頭子咂麼著滋味道:“阮參軍說的雖是釣魚之術,但老夫怎麼越聽越像用兵之法呢?”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元帥乃行伍之人,自然看到什麼都想到用兵。”

 張煥點點頭:“是啊,如今我每走到一處都會不自覺地想如何安營紮寨,如何提防偷襲,如何取道運糧,如何進攻撤退,真是痴迷了。”突然他又話鋒一轉:“不過你剛才所說的‘欲擒故縱,先予後取’老夫倒是略有所思……”

 阮明道:“請元帥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