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硯 作品

第352章 封王

 下午,韻儀去太極宮找了皇甫暄。“皇兄,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勤奮了?現在這宮裡冷冷清清的,都沒人陪我玩兒了。”她癟著嘴,萬分寂寞。皇甫暄提起硃筆在她額頭上畫了一個三瓣花鈿,便又去批奏摺了。 

 “你怎麼不去找阿信玩兒?” 

 “嗚嗚嗚......你怎麼哪壺不開提哪壺啊!”韻儀忽然聲淚俱下起來,“他說先帝孝期內不宜娛樂,叫我多抄點佛經打發時間。”她小聲嘟囔了一句:“連同房都不準。” 

 皇甫暄正在寫字的手一抖,無奈,又用筆尾敲了敲她的頭。“你哪壺開過呀。” 

 白幼薇終於知道朝陽為什麼要頒佈“異姓親王和天家親王、屬國藩王地位等同”的政令了。 

 因為慕容烈陽被封了異姓親王,王號“琰”,無封地,歲銀一萬兩,外加從三品南衙十六衛左衛將軍。其原“明威將軍”的榮譽稱號,晉為與“歸德將軍”同為從三品的“雲麾將軍”,而伯山郡王妃閔氏的母家,被拔掉了“歸德將軍”的稱號。 

 他原來只是一個從四品下中府折衝都尉而已,現在卻能與從小跟在明帝身邊的南州同為左衛將軍。這對於一個羽族遺兵來說,實在太高了。 

 南州是烈祖皇帝時從三品左散騎常侍的孫子,按大夏律:三品官之孫直接入太子左右衛率為“勳衛”,可他又有真才實學,故被提拔到太子左內率做太子“親衛”,慕容烈陽跟他比,是無論如何都要矮上一截的。 

 她不知道這是韻儀的意思還是明帝的意思,她只知道,大夏是在拿他這個外族人做推行新政策的“先頭兵”。若世人願意承認外族人的功績,那何愁本族內‘不論家世,只論本事’的理念推行不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