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硯 作品

第172章 食祿

 太子妃真不是一般人。 

 月枝國土中的淚滴形區域,是以覃都為中心、十三條河流為支幹,包括28座中小型城鎮、5座大型城鎮的沃土之地。而在那5座大型城鎮中,僅次於新亭和覃都的富饒之地,便是玉珂城,也是欣榮的食祿所在。 

 七千年以前,玉珂城才是月枝的國都,只不過那時候的月枝不叫“王朝”,叫“月枝國”。 

 七千年來,大部分的文人雅士和王公貴族都葬在玉珂城,就連今天也有人想在那裡盤塊地,留著死後用。他們認為那裡有祖宗庇佑、風水好,死了以後能投個好胎。 

 只是,如今的玉珂城已經不禁挖了,到處都是老祖宗的墳,寰宇宮(志地)的人都來不及考察。 

 玉珂城向來有“遍地是墓葬,遍地是黃金”的傳說,我們不難想象它的稅入是多麼地可觀。曾經,王太后為了表現對傾城公主的器重,將它封給了傾城公主,後來,它落在了欣榮頭上。 

 錙銖宮(財政)每月會通過櫻花商會的錢莊將食祿匯到欣榮名下,而欣榮在回到覃都之前,將那個接受食祿的戶頭給了青緹。 

 那筆錢早被青緹花光了!不然你以為千星閣裡那金碧輝煌的樓宇、用來收買人心的烈酒是從哪兒來的? 

 雖然青緹總是幾方週轉,但總有紙包不住火的那一天。 

 “錙銖宮專用的錢莊”到“櫻花商會在覃都的錢莊”,再到“櫻花商會在大夏的錢莊”,這一路被青緹分成了幾十道程序,當然,這些程序都不是正規的。月枝規定,凡在錢莊一次性轉匯金額超過五百兩的,得繳納所轉數目的千分之二作為“承辦稅”,要是交了這些“承辦稅”,就會留下白紙黑字的證明,食祿的去處也就不難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