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硯 作品

第89章 私鹽

 歷史上鹽的壟斷時間比貨幣的壟斷時間還要久。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它的價格非常可觀。為了增加政府收入和控制民間財富積累,歷代朝廷都會實行鹽業專賣,禁止民間私人制作、販賣食鹽,違令者只要達到一斤便可處死。 

 龍族統一戰爭前後,朝廷以減輕商人賦稅來獲取足夠的糧食儲備和糧食運輸隊,同時處死的標準放寬到3~10斤。這種半合作半競爭的狀態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但是,這條船上的私鹽已遠遠超過了律法規定的數量,可謂是膽大包天。據調查,乘船的客人全部溺斃。私鹽是在其中一位商人的行囊裡找到的,可惜人已經死了。鹽都是類似冰糖的方塊狀,想來就是憑這個瞞過碼頭檢查的。碼頭檢查的人也太不嚴謹了! 

 船隻沉沒的原因是降下桅杆的裝置壞裂,導致桅杆撞上飛虹橋,加上水流湍急來不及用船槳控制,最終船隻失去平衡、側翻。但倖存的船伕說“船上的每一個裝置每天都會仔細檢查”,這似乎不是一場意外。 

 鍾道魁是實實在在的三朝元老,他五十多歲時主動從丞相的位子上退下來,開始擔任太子太傅。他不僅教導過行健、弘毅兩位太子,還教導過夏玄帝。論官階,他比內閣大學士矮了半品,論資歷,他可是莊烈太皇太后那一輩的。 

 這起沉船事件之所以會和他產生聯繫,是因為販賣私鹽的商人曾是他收的一名弟子,名叫關候。據說關候本人非常聰明,很受老師喜愛。但後來鍾道魁退居太子太傅,朝中風向驟變,關候受不了被打壓的日子,便選擇了離開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