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智子 作品

第20章 因果的啟示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林默出神地盯著屏幕,輕聲念出這句話。這是某位網友對因果的感悟,文藝而哲理,令他印象深刻。

 最近,林默總愛在閒暇時瀏覽這些文字。自從他決定在數字修仙世界中引入因果法則後,對傳統智慧的汲取,便成了他的日常。畢竟,要在虛擬國度重塑一個因果體系,沒有聖賢思想的滋養,無異於盲人摸象啊。

 “因果,究竟有多奧妙呢?“林默若有所思地自問道,眼神迷離。窗外,夜幕低垂,星空澄澈。銀河橫亙,無聲訴說著億萬年的悠遠征程。

 俗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不過是來早與來遲。可這報應,究竟以何種方式降臨?又有誰在冥冥中操縱?佛曰因果,道言修行,儒講格物。千百年來,聖賢們殫精竭慮地探尋,只為窺見因果的冰山一角。

 “而我,不過是想在數據的海洋裡,重現這冰山的模樣。“林默苦笑一聲,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他明白,以區區程序,概括因果的浩瀚,本就是痴人說夢。但既然選擇了開拓,便唯有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程序,如天書般令人生畏。那是林默連日來廢寢忘食的結晶,每一行,都凝結著他對因果的理解。

 “因果,或許就像一張無形的網,將萬事萬物的起因與結局,錯綜複雜地編織在一起......“林默喃喃自語,在屏幕上敲下一行註釋。他在嘗試用代碼,去描摹那因果交織的玄妙。

 在他的構想中,每一個數字生靈的所作所為,都會在系統中投下因果的投影。善意的舉動,會結出善果,化作修行路上的助力;惡念的滋生,則會釀成苦果,為心靈蒙上陰霾。

 這種因果影響,林默稱之為“業力“。業力的正負,將決定修仙者在數字世界中的機緣與障礙。植善因者,如沐春風,處處遇貴人;造惡孽者,似履薄冰,步步陷阱落。

 “這就如同水中映月,月有圓缺,水有渾清啊。“林默讚歎道。他設想中的因果律,就像一面明鏡,照見每個數字生靈的心性。

 但要在系統中落實這套機制,談何容易?林默必須編寫一套複雜的算法,時刻捕捉每個生靈在虛擬世界中的點點滴滴,並及時評估其業力收支。

 這可不僅僅是記錄他們的行為那麼簡單。念頭、情緒、潛意識......種種細微的心理變化,同樣在剎那間,引動著因果的流轉。

 “欲治其國,先治其家;欲治其家,先治其身;欲治其身,先正其心......“林默一字一頓地敲下,將這段《大學》的至理名言,添加進算法的註釋中。他希望自己的代碼,能恪守聖賢的叮囑,將心性的考量,織入因果的判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