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問心 作品

第五十八章 拜別出山

“師弟啊,你來我這有什麼事嗎”

“是這樣的師兄,我來這也有一年了,如今我想出去走走,看看世間的變化”

“這樣啊,那你去吧。雖然天宗講究避世修行,但是也不反對弟子去外面走走,不過你走的時候記得和師叔說一聲”

“放心吧,師傅那邊我早說過了,他只說讓我早點回來”

“行,我知道了”

中午陪曉夢吃完飯,道問心拿起自己的琴和劍就往山下走去。

可還沒走多遠,就看見曉夢站在路中間看著他:“記得早點回來,不要讓師傅擔心”說完就飛身不見了。

道問心對她離去的方向喊道:“師兄知道了,你要好好修煉”說完轉身就走了。只是他沒注意到的是,在不遠出的樹枝上,曉夢嘴角微微含笑的看著他離去,等他背影不見了,曉夢也消失了。

十月飛雪從天降,萬里大地上銀裝。

下山後的道問心一路上走的很慢,可是他的內心也隨著步伐的走遠而顯得更加沉重。在這個多事之秋的亂世時代,生命二字顯得那麼的沉重又那麼的輕微,用一句總結就是,活著真的很不容易。這一路上,道問心見識太多的天災人禍,他的劍不知道拔了多少次,每拔一次不知道逝去了多少生命。

也許其中有些人是無辜的,或者逼不得已。可是看到這群人用手中的刀劍去傷害欺負比他更弱小的人時,持劍的右手總是忍不住顫動。

每一次出手,也必然會救下很多弱小的生命,為了不讓他們消亡,道問心決定帶著他們一起走。雖然這對於道問心來說是一個負擔,但也同樣是一場人生的修行。隨著道問心一路走過去,那並不強壯的身軀後面跟著的苦難之人也是越來越多,甚至還有許多拖家帶口的。大概數一下,至少有千人,可是這千人沒有一個落後,都不緊不慢地跟著前方領路之人。

燕國,七國中最偏遠也是最能忍受的國家,它沒有秦國的強大,趙國的勇武,齊國的富裕,楚國的疆域廣,卻也是天下諸國中七大霸主之一。

這一日,燕國的國都薊城,城門外來了一大群拖家帶口的流民。雖然每個人骨瘦嶙峋衣不蔽體,但是當看到這宏偉的城門時,每一個人的眼中都流露出希望的光芒,同時又看了看眼前的領頭之人。而城裡面到處都在流傳著這個消息,說有很多流民到了城門口。聽著這個消息,很多好事之人都往城門口跑去,想去看看這個熱鬧。

此時的城門,這一大群流民正圍在一起,好像在清點人數,等計算好了之後,其中一人跑到一個年輕人面前說道:“先生,人數數清了,都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