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鳥銜風 作品

第七十九章 世界共性

 李海默當時除了贈予亞洲國際高層有關於【鎮壓封神】時空的資料外,還給出了自己對於這個世界多種看法,並對這個世界內部或許可能有“神”的存在抱有疑慮。

 而後續也證明他這樣做的行為並不是錯誤。

 在那天后,有數百個由民俗學者、各大高校的教授、老師立即開始了對於資料曠日持久的分析,並且很快就有了巨大的進展,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了大膽的猜測。

 即是,這個世界確實有“神”。

 但是“神”這個東西……可能類似於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某種概念,是一種更接近於泛靈論神話中的存在。

 泛靈論,也稱為物活論或萬物有靈論,起源於17世紀,並在當時廣為盛行,之後衍變為了泛神論的思想,主張天下萬物皆有靈魂或自然精神,並在控制間影響其他自然現象。

 雖然不知為何這些學者做出了這樣的判斷,但李海默莫名感覺有點道理。

 而【鎮壓封神】這個名字,彷彿恰恰預示著什麼。

 說到這裡的時候,那些民俗教授還有點神叨叨的。

 “這可能代表著一種盤繞在思想上的桎梏……”

 李海默面前,一位鬍子花白,負責解釋的教授說著,透露出一種專注的、認真的眼神。

 “不過提供的資料有限,呵呵,你也別笑話老人家我,但我們猜測……這或許可能代表了一種未來的方向。”

 “方向?”

 可這又能透露出什麼方向呢?

 在李海默給予的大部分資料中,科研團隊已經徹底還原了記憶中的圖景,大致無非就是遠古的創世神話之後,渴求真理的鍊金師最終在瘋狂中毀於一旦的故事。

 無論是古老樸素的真理,還是人們求知若渴的決心,神明對人類偉力讚歎的猜測,都已經寫的一清二楚了。

 “沒錯,就是方向。”

 這位鑽研民俗學多年,後來又在文化領域有著諸多貢獻的教授,用溫和的眼神看著李海默,平和的說道:

 “雖然受限於保密協議,我們無法得知您給其他研究組的信息,但,咳咳,研究者總是要相互交流意見的,所以……我們也有了點自己的看法。”

 李海默點了點頭,沒什麼所謂,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於是在明亮堂皇的研究所內,一塊黑板很快便被搬了過來,而教授拿起粉筆,迅速的在上面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