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鳥銜風 作品

第三十章 意外發現

 從小就對天文極為感興趣的李海默,幼時曾經常在空曠無人的原野辨認天上的星星,一些出名的,譬如北斗七星,北極星,心宿二之類的,都能辨認的出來。

 長大後,隨著時間推移和學業的加重,少年時世界的劇變,一場讓全球陷入的戰火的戰爭打響,一切的理想和幻夢都隨之被拖入了塵世的煙塵。

 但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穿越的意外、冒險的精彩,世界彷彿都截然不同。

 “真是世事無常……”

 在一處曠野星流之下,野草被夜間微風徐徐吹拂,東方還未黎明,他懷揣著莫名感嘆的心情手持著電子六分儀,看向天空。

 恆星的位置,彼此之間在數千萬年的歲月中依舊能保持著互相穩定,即使地軸已經偏轉,只要確定腳下城市過去的名稱,測定地球自轉與公轉的轉速,就能通過星象確定自身的位置。

 “沒想到,有一天還需要通過天象來辨識方位。”

 似乎是某種傾角的變化,現在李海默的頭頂,橫貫赤道的星環天河已經變得薄薄一層,黑月行至南天一角,露出大半的群星。

 沒有人類光汙染的世界格外黑暗,足以讓世界重新被繁星投下注視。

 一閃一閃亮晶晶。

 天體運動是極其複雜的運算,所幸二十一世紀中期的科技已經足夠發達,只需要給定特定的情況和數值,任何一臺個人終端的Ai都能計算出結果。

 通過一系列的計算修正,以及腳下城市的座標信息,李海默成功定位了自己的座標,大概位於過去東南亞的一個小城鎮內部。

 但問題也在於此。

 更多的修正數據被計算得出,越是看去,越是感覺到心情沉重。

 黑月從地表目視體積上來看,要比月球大上至少四倍以上,且運行軌道至少比月球更近,不止一次觀察到黑月本身的凌月現象,同時發現至少比星環要遠,這也是可以通過肉眼直接觀察到的。

 這代表黑月至少在兩千公里的近地軌道頂端至三十八萬公里這個區間內。

 黑月本身無法被激光測距,李海默現在也無法發射一顆衛星去探測,他更還不想親身前往太空。

 另一方面,由於無法得知黑月的具體直徑等數值,也就無法用三角函數的方法測算出距離。

 具體的運行週期,更加不清楚,但目前看來至少比月球要快不少,已經比月球更快的要行至地球的另一側。

 還有……圓盤飛行物。

 一處廢墟下,李海默小心抬頭看著星海中的黑點。

 這些飛碟……大多徘徊在千米至近地軌道的範圍,即使是以全知之眼擴展視域的能力,也無法一眼望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