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無諍 作品

二十三、心猿歸正

 陳衣未受銀兩,只要了些粗麵燒餅乾糧,便要啟程。劉母讓伯欽去送長老,伯欽領了母命,又喚了兩三個家童,帶了器械,挑了行李,上了大路。

 行經半日,幾人便到了壓那猴子的五指山。

 白日裡瞧這山,當真是崔巍險峻,迤邐多彩。這裡古樹蔭蔭,礦石嶙峋,溪聲明快,氣候宜人。

 有說這山乃金木水火土,五行生生滅滅,又道這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真空妙有。

 走了一半,那劉伯欽便要轉身回了,陳衣不明原因,伯欽解釋道:“長老不知,此山喚做兩界山,東半邊屬我大唐所管,西半邊乃是韃靼地界。那廂虎狼,不伏我降,我卻也不能過界,你自去罷。”

 陳衣也不勉強,他知曉這山下就是那孫猴子,便辭別伯欽,往山下去了。

 目送伯欽離開,只是這還未走上幾步,幾人便聽到那山腳下叫喊如雷道:“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

 這叫聲又尖又急又喜又泣,正是那猴子在不斷呼喊。

 伯欽朝山下望去道:“定是那山腳下石匣中老猿,這還得從王莽篡漢說起……欸?長老?”

 陳衣哪裡還要聽太保講解,他自然是知道這是五百年前壓的神猴,他西天取經路上收的第一個徒弟。

 想他前世小時候,看長篇的小說,第一本就是《西遊記》,裡面什麼唐僧、八戒,什麼天仙、女王,統統都不留意,最喜的就是看那齊天大聖打妖怪,那可是他小時候心目中的英雄,當看到孫悟空被唐僧趕走,心裡還把和尚給罵了千百遍。

 如今輪到自己當這唐僧了,萬萬不能再罵了。

 一想到這裡,陳衣輕點九環錫杖,加快了步伐,太保緊跟其後,也想上來瞧瞧這猴子。

 行不數里,陳衣來到石匣之間,猴子露出個頭來,伸手招呼陳衣:“師父,你怎麼此時才來?來得好!來得好!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陳衣笑笑,將他臉上枯草摘去,又把他打結的毛髮給捋了又捋,奈何年歲日久,已理不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