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的皚皚 作品

第一章:初入大同鎮

三娘子打開自己帶來的梳妝盒,對著銅鏡摘下二個銀耳環、手腕上的銀手鐲和佛珠,最後把脖子上的瑪瑙石項鍊取下。裝進梳妝盒中,她命忽蘭拉起帷幔,自己脫去貼身小衣,她那曼妙的身姿顯露出來,邁著蓮花步緩緩地走進早已為她準備沐浴的大木桶中,最後她把披肩的長黑髮用雙手散開,說到:“一身的臭汗,洗洗才舒服。”

忽蘭站在一旁伺候著,看到主人此時如此的嬌媚動人,回想剛才的情景,禁不住“噗嗤”笑出聲來。

三娘子正用手往身上臉上撩水,聽見忽蘭的微笑,奇怪的問道:“忽蘭,你笑什麼?”

“小姐,方才在那都督府大堂之上,看那吳兌被你嚇得話都不敢說了。”

三娘子輕輕地“哼”了一聲,“那吳兌分明是在試探我,以為我看不出來,他以為這次我一個人帶人來參加春天的互市,就什麼都不懂。”

忽蘭聽著三娘子的話,點頭贊同,“聽說,中原的漢族女人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裹著小腳一輩子就在自己的家裡度過。哪像咱們蒙古女子,誰不會騎馬舞刀呢!”

“嗯?你的話倒提醒了我。”三娘子忽然靈機一動吩咐忽蘭說:“你去告訴她們,再有6天就到了開市時間,這幾天上街,不要配帶刀劍,以免嚇壞大同鎮內的百姓,壞了老汗王的規矩。”

“是!”

“今天,你和姐妹們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們去華嚴寺燒香還願。”三娘子道。

第二天一早,三娘子和貼身侍女忽蘭兩人先是來到操場城裡的屯兵營,巡視自己帶來的200蒙古騎兵,見他們被吳兌安排和明朝邊關的軍士一起訓練,放心的離去。

之後她和忽蘭帶了幾個衛士來到華嚴寺許願,華嚴寺始建於遼代,是遼代金代的皇家寺院,建築工藝十分考究,鏤空雕刻,蜿蜒斗拱,寺院牆壁上的雕樑畫棟精美絕倫,華嚴寺從遼金一直到明代都有修繕,阿拉坦汗與三娘子都是虔誠佛教徒,隆慶義和之後幾年,阿拉坦汗帶著三娘子每年參加春秋互市,都要來參拜華嚴寺裡大雄寶殿的佛祖,這次三娘子第一次一個人來拜佛。

華嚴寺香火鼎盛,參拜的人絡繹不絕,三娘子面對著大雄寶殿上的佛像:莊嚴肅穆的五方佛,虔誠下跪禮拜,然後她望著大雄寶殿的每尊佛若有所思,要是自己的領地能有這種裝飾精美,工藝考究的佛祖廟就太好了。三娘子暗自下了決心以後回到豐州灘大板一定要建一座這樣的佛寺。

想著想著,三娘子微微閉上雙眼,雙手合十向佛祖許其願來,忽蘭也跟著虔誠祈禱。突然,三娘子聽到一種聲音:

“施主俗緣未斷,會有貴人投胎襄助。”

她心中大驚,睜開雙眼,環視周圍,發現除了忽蘭就是香菸繚繞,並沒有其他什麼人,“忽蘭,你聽到什麼沒有?”

忽蘭搖頭“沒有啊!”

“我好像聽見有人跟我再說,有人投胎到我這裡。”三娘子充滿疑惑地說到。

“投胎?”忽蘭一聽噗嗤笑出聲來,“小姐,你這是想孩子了吧?”

“想孩子?”三娘子被忽蘭說的一怔?

“是啊,幾位王子都那麼小,您離開不想他們嗎?”

一想到孩子,三娘子心頭不禁掠過一絲悲愁,自己今年25歲,從十七歲嫁給阿拉坦汗,八年為他生了三個兒子,除了大兒子不他失禮正常外,其他二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三娘子覺得這難道是長生天的意思嗎?她又一次虔誠的拜佛,這一次她希望丈夫的病能早點好起來,自己還年輕,希望以後上天再賜給她一雙健康活波的兒女,這次拜佛燒香,竟無意中觸動了三娘子做為女人做為母親那心底最柔軟的一塊兒,但是她總是習慣把它埋藏的很深很深。

從大雄寶殿拜佛出來,已經到了半晌午,三娘子站在殿外的臺階上,望著一株有數十丈高的流蘇樹,粗壯的樹幹顯示著它擁有著悠久的年輪,伸向雲端的樹枝,它已經長出稚嫩的新葉,那邊還有一株更老的菩提樹,也是剛長出新葉,這兩株高大的樹木,要長至少三百年才有這樣高大參天的樹幹,她感嘆人的一生相比之下真是太過渺小短暫了,這靜謐的環境讓三娘子起伏的心潮趨於平靜,三娘子感知到了佛家的力量,她突然回想剛才不知道在哪冒出來的話,會有貴人投胎襄助,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中午她應邀在吳兌都督中用飯,下午又回到洛河館驛中。

三娘子積極準備開市時的事宜,將帶來的準備開市時交易的馬匹,係數帶進大同鎮北城屯兵營旁邊的馬廄,吳兌積極配合三娘子一系列的安排,豐州灘的牧民在開市前兩天陸陸續續地聚集在大同鎮北門——武定門下,等待著開市,他們各自帶著從草原東西準備和大同鎮裡的中原百姓進行交換。大同鎮城內的百姓也早在一個月前就看到了吳兌貼出的開市的佈告,積極準備著開市,草原的韃靼人從大同鎮開市中換取的是鐵鍋、鐵器,生活用品:絲綢布匹等,大同鎮的百姓從每次的開市中換取的蒙古有名的三河馬,蒙古銀器,牛羊肉等等,特別是馬匹,

三娘子站在城牆上,看著北城門下準備開市的人群,心中一片樂觀的期望,盼望著這次開市的規模超過前幾次,同時,她心中又產生了一個想法,這種互市要是在自己控制的地方開展,這樣自己就可以從一開始掌握主動權。

正在她思考著今後時,只見北門下突然來了一隊官兵,有十來個人,他們騎著馬突然闖入即將準備開市的人群中,揮舞馬鞭驅趕著人群,

“走走走,趕緊走。”

“別在這裡停留!”

只見這些人一個個表情凶神惡煞,著急忙活驅趕著草原上來的蒙古族牧民,只見一個官兵揮舞著馬鞭,一鞭子打在一個七歲孩子的臉上,孩子立刻嚇得大哭,瞬間還在玩耍的孩子被這一鞭抽到血流滿面。在城上看到這一幕,三娘子再也看不下去了,要知道,許多牧民為了一年二次的開市都是帶著全家老人孩子來大同鎮的,今天居然出現這樣的事情,三娘子瞬間變得憤怒:

“豈有此理!”

她帶著忽蘭和幾個蒙古侍衛從城牆快速來到北門城下…

她正好趕上這群明朝官兵中一個領頭的校尉揮舞著馬鞭又一次像人群衝來,而這一會兒他衝著三娘子而來,口裡罵道:“滾開!”

三娘子見狀怒不可遏,待這校尉騎馬到近前,沒等他舉起馬鞭開始打人,三娘子一個健步騰空而起,閃電般從他手裡奪過馬鞭子,一個跟頭落在這校尉的馬前面,左手上去用力拉進他的韁繩,將他的馬鞭子狠狠地扔在地上,右手執七星劍直指該校尉的脖子,還沒等這個飛揚跋扈的校尉反應過來怎麼回事?自己已經被三娘子的劍逼坐在馬上不敢動彈,

“你什麼人?竟敢在這裡無法無天的打人,連個小孩子也不放過,你到底是誰?”三娘子一邊手執劍,一邊狠狠地瞪著這名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