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漁舟 作品

第51章 對於沒事找事的大家都惱怒

第二日,早朝。

眾人熟練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嬴政發表完屬於他的言辭後,張三與李斯兩人又開始了。

張三這次顯得有些熟練,挑了挑眉,先開口說道:

“昨日一辯,左丞相之言後輩想了一夜,雖然當時感覺很有道理,但是後來細細著想卻想出了些許問題。”

“是何問題?”李斯問道,心中也快速想著自己的言論哪裡出了問題。

張三深吸一口氣,說道:“左丞相昨日所言,僅取末世特殊個例,這些個例就算放在末世之前,那也是億分之一。”

“單論個體而言,後輩承認,道德的作用可能甚微。”

“因為每個人心中的道德是不一樣的,例如,王五認為的道德是不麻煩他人,他人也別麻煩自己。”

“但是有些人,可能認為的道德就是幫助別人,甚至有些人還認為只要不傷害別人就是道德。”

“心中的道德不一樣,自然也就會讓人有不一樣的看法和做法。”

“至於最初的人性……後背也承認,道德也確實無法將其磨滅,但是左丞相所言,道德可以做到的事情,法律也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這個說法後輩不認同。”

“大秦治的是天下萬民,法律對準的也是天下百姓。”

“對於群體而言,法律的作用就會弱化,道德在群體上就比法律更加的有作用。”

李斯微微仰頭,稍微皺眉,道:“何解?”

張三侃侃而談:“首先,道德教化對於天下有著非常強大的引導作用,國家的主體是百姓,道德作為行為規範的總和,支配著百姓最基本的觀念和立場。”

“是與非、善與惡、公正與偏私、榮譽與恥辱這些都需要道德來標準。”

“如果沒有道德,僅憑法律,難不成法律上要寫某某人是好人、某某人是壞人嗎?這明顯不可能!”

“同時,道德也支配了百姓日常最基本的行為。”張三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量。

“比如,一天清晨,王五起來幹農活,與鄰居碰見了打聲招呼,這算道德,他並沒有任何的功利性,因為打招呼只是順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