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羊祜,明明可以靠關係上位,他卻選擇了靠才華

 說到這裡,我又忍不住淚流,從小父親去世,不知道父愛是什麼,全靠母親支撐。等到該盡孝的時候,母親和兄長又相繼離世,這世界只有我了。

 淮南三叛,曹髦被殺,我知道曹魏最後一線生機斷了,這個世界以後只能姓司馬。

 元帝曹奐繼位後,封我為關內侯,食邑一百戶,後又封鉅平子,食邑六百戶。我知道元帝的意思,但我只能作司馬家臣了,所以我自請調離宮廷,成為秘書監。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也知道,但選擇了,就要到底。

 鍾會出兵滅蜀後,我成為司馬昭近臣。司馬炎掌權後,直接讓我當中領軍,把皇宮內外全部交給我,也把司馬家的安全交給我。

 後面的事情其實很自然,晉代曹魏,司馬炎稱帝,而我為中軍將軍,加散騎常侍。

 我拒絕了進爵郡公,食邑三千戶的封賞,很多人不理解。明明我是從龍功臣,又有親戚關係,封個公多正常。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羊家九世公卿靠的是真才實學,也是知足長安,何況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蜀國早就滅了,前面只有一個孫吳,天下一統近在咫尺,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咫尺歸零。

 幸運的是武帝司馬炎也有吞併孫吳的想法。他讓大將軍衛瓘、司馬伷分鎮臨淄、下邳,開始了對吳的軍事部署。

 我都督荊州諸軍事、假節、散騎常侍、衛將軍。

 這天下統一,就只差一條江的距離了。

 說是荊州,其實孫吳佔領的才是荊州主要地區,我這邊就那麼點點。

 這個地區要糧無糧,要城無城,要水軍無水軍,當務之急就是先穩固自己。

 我設計讓孫吳撤走石城守軍,再把部隊分成一隊,一隊負責守衛,一隊用來種田,兩年時間就積蓄了軍隊十年所需的糧食。

 通過大量開辦學校,興辦教育,安撫百姓,招降吳人,安定了荊州的社會秩序。

 就在我以為伐吳有望時,陸抗來了,他向吳主提出十七條建議,條條直抵核心,陸氏果然了得。

 西陵之戰,給我敲響警鐘。步闡獻城投降,本以為我們只是去接納一下,沒曾想變成了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