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打天燈

 而這件事情,確實如它所說的一樣,說來話長。

 這個還要從七十年代說起,那個時候這邊還處在相對比較落後和原始的狀態,所以有趕東荒的傳統。

 大概的意思就是,趁著冬天大雪封山之前,幾個村子的獵人會聯合起來,進山打些什麼野豬、狍子、獐子等等儲備過冬的生活物資。

 猴子的爺爺侯玉堂,那可是當地獵人裡面的一把好手,每一次進山趕東荒,基本上都是他來指揮。

 那些日子雖然說沒有現代化的手機、電視,但老婆孩子熱炕頭卻也樂得其中。

 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國家的一紙文件,掀起了一場禁槍治爆的浪潮,作為擁槍群體的獵人,自然是首當其衝。

 本來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夥兒也是不願意的,畢竟那是吃飯的傢伙事兒,把槍給上交了,打獵的效率那可就大打折扣了。

 只是沒辦法,隨著上面抓了一兩個典型進去蹲號子過後,大家夥兒也就怕了,再加上隨著國家城鎮化建設的開展,很多人即便是放下了獵槍,也能找到一個謀生的手段。

 而且當時國家還宣傳,這是保護動物、那是保護動物,隨便打了那可是會坐牢的。

 所以,槍就這麼給收了上去,侯玉堂也不例外,放下獵槍的他,幹起了倒賣煤球的生意,日子還算湊活著能過。

 很快侯玉堂的媳婦兒,也就是猴子的奶奶這就懷孕了,那年冬天特別的冷。

 只是那侯建軍在出生的時候,渾身絳紫毫無人色,最主要的是這孩子渾身冰涼,怎麼捂就是捂不暖和。

 當時可把一家人給愁壞了,先是去醫院,可當地的醫院基本上也就跟現在的村診所沒什麼區別,上眼一看沒轍,讓人趕緊往城裡面送,要是晚了可就來不及了。

 倒也不是侯玉堂捨不得花錢,而是因為那個年代交通不方便,加上大雪封山封路,就算帶著孩子出去了,等到醫院的時候有氣兒沒氣兒還另說。

 回到家中的侯玉堂,懷裡抱著巴掌大小渾身跟個冰坨子一樣的兒子,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