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旱魃

 在這海底,作用總不可能會是讓海水消失。 

 那麼,將它留在這裡是什麼居心顯而易見。 

 王月半的神色變了變,這人願意動腦子的時候反應還是很快的。 

 “先秦到漢代,旱魃確實是以天女的形象為代表,這一時期的她具有神怪兩重的身份,人們視她為神,又以日曬、水淹、虎食等方式進行驅逐,用以實現驅旱求雨的目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時此刻這裡有兩位行走的百科大全。 

 一個熟知中國五千年的歷史。 

 另一位,對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有著極深的研究造詣。 

 “到了漢代中期到明初,天女形象的旱魃逐漸向另一個小鬼形象過渡,剝離了神性與女子的一面,附以邪惡的面目。在明代中期以後,小鬼形象又變成了殭屍,旱魃化犼的傳說也隨之出現。” 

 在吳峫看來,這種轉變除了自然神崇拜逐漸衰退以外,還有著另外一個解釋。 

 天女魃,小鬼魃,殭屍魃,分明就是三樣不同的東西。 

 但人類眼界受限,有些微的相同之處便被混為一談。 

 這種事自古以來都是常有,就像鳳凰和朱雀,也根本沒多少人真正分的清。 

 “而在明清時期,在山東某些地區認為一百天內不腐爛,墳上不長草的死人便會成為旱魃。” 

 “他們會挖掘墓冢將屍體拖出,殘其肢體,焚燒屍骨,這種儀式被稱作打旱骨樁。” 

 而這隻旱魃形成的原理,約莫是與這養氣穴有著直接的關係。 

 汪臧海沒有按套路在這裡擺放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甚至明目張膽的觸碰了下葬的禁忌。 

 這裡果不其然的吸引了髒東西,便有了這隻旱魃。 

 幾千年來的古人智慧,有些看似不起眼,但依然有著它存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