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腸 作品

第九百九十七章:十里接駕

 “天地之間萬物皆有規律可尋,即使是我輩修士,亦難逃循環往復。”

 “此番封禪,不止是你我二人,恐怕就連天地萬物也有感應,所以才會有這麼多人前來圍觀。”

 “只希望天地吉兆不要出現,否則我輩修士也只能順應天命,不然只能避免災禍了。”

 楊岱聽聞卻是搖了搖頭:

 “天地吉凶之事誰又能知曉?”

 “再說了,我輩修士何懼一死,即使是災劫又如何,我輩修士又有什麼好怕的,只是我輩修士雖勇猛無畏,可惜這世間卻仍舊有諸多牽絆。”

 楊岱說到最後,面上露出一絲遺憾和傷感。

 “哎!”

 解空大師聽聞也是嘆了一口氣。

 歷史上的封禪,不論是大齊過去的還是其他國度的,都是一種勞民傷財之舉,沿途路上一路鋪張一路宣威。

 甚至還有當地官員為了討好皇帝建造行宮的,更不用說動用不計其數的民夫勞役,是一種給國家造成極大負擔的事情。

 而且在封禪期間還有許多各方勢力派遣的奸細、刺客暗殺,簡直就是一個火藥桶,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

 兩者相結合,讓封禪變得愈發艱難,因此很少有人敢於封禪。

 但這次大齊封禪,操辦此事的官員都是極為幹練的人,當今皇帝蕭盛素有大志,更不會因為區區奢欲敗壞自己名聲。

 加上為了安全考量又有高人隨行,所以封禪車駕幾乎不在各處城內停留,基本就是穿城而過。

 讓老百姓夾道瞻仰聖威,但宿營都在外頭空曠之地,由仙師施法安置一座小巧行宮,再由禁軍衛士重重護衛,確保萬無一失。

 這般舉措,倒也是符合封禪的初衷,也算是對得起天下蒼生了。

 行進速度方面更是誇張,除了在一些重要府城經過時,車駕會在穿城時放慢速度,方便大齊百姓瞻仰天威。

 使得這場封禪真正成為了一件大齊百姓心中的盛事,而非是負擔。

 絕天城是一座大齊新民組成的大城,城內居民十幾萬戶,人口超過五百萬,可謂繁華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