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腸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七章:行者三昧坐禪經

 片刻之後,楊岱被扶至偏殿休息,解空老和尚親自守候在床榻前。

 “閉關三日,哪料得竟是餓暈了?”

 一休端來溫熱水盆,拿著乾淨毛巾替楊岱擦拭臉頰和四肢,口中嘀咕著。

 解空和尚接過一休遞過來的溫水,擰著毛巾,忍不住輕笑了聲,對他呵道:

 “休得無禮,沒想到楊居士竟然得悟行者三昧坐禪經了。”

 行者三昧坐禪經為佛門修心之法之一,在這部功法裡講究的是“以心為鏡”。

 將人生百態、世間萬象都盡收眼底,從而讓自己能夠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

 所謂的“心如止水”不單單只是指心中沒有七情六慾的意思,還包括了一種心靈上的昇華。

 就像很多人認為自己可以做到無慾無求,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他們卻又總覺得自己缺點什麼。

 缺少某些東西會使他們無法真正地去領悟人性的本質——對於那些真正地大智慧者來說,任何東西都只是表相罷了,唯獨自身才最重要。

 因此,當人在修煉過程中遇到瓶頸的時候,就需要藉助外力來突破。

 然後,就會出現那句話:聖人曰:前方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而這個所謂的上下而求索,並非只是字面上理解的“上下”。

 它更多地體現在一種對人生的觀察與探尋上。

 這部功法講究“以心為鏡”。

 那麼,修行之人首先必須具備一顆澄淨如琉璃般通透的心。

 否則就算你修成了這部功法,也依舊難免被困囿在“上下求索”的窠臼中。

 一休詫異道:

 “看來楊居士的空字訣已臻化境,只差臨門一腳就能圓滿了。”

 “我們爛陀寺歷代高僧中,能達到這種程度的寥寥無幾,除了你,便只剩下已經圓寂的幾位高僧了吧?”

 解空的話讓一休思考了起來,他在佛法方面參無可參,如已入煉虛合道,距離道境圓滿,踏入知微不遠了,卻遲遲不敢踏進。

 兩人說話間,楊岱悠悠轉醒。

 “楊居士,您終於醒了,可是嚇壞老衲了,剛才還以為你要去了呢!”

 解空老和尚急忙上前,握住楊岱的手,關切地問道。

 “多謝大師掛懷,在下無恙,只是太累睡著罷了。”

 楊岱掙扎著坐起身體,揉著眉心,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