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腸 作品

第二百三十六章:佛門護法

 ……

 與此同時,楊岱則在一群僧侶帶領之下,來到了一個僻靜的院落之中。

 一位大和尚拿出了戒刀開始給楊岱剃度,隨後楊岱又換上了一個青褐色的僧袍,戴上串珠等裝飾,整個人看起來莊嚴肅穆。

 “阿彌陀佛!”

 楊岱唸了一聲佛號,對著大和尚合掌行禮。

 接著,他環視了一週,發現除了自己,還有五六個和尚,都穿著同樣的衣服。

 “楊居士,從今日開始,您便留在這裡,每日早晚都必須誦讀《楞嚴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訶迦葉無量壽經》等經典佛法,明白嗎?”

 大和尚將戒刀收好對楊岱囑咐道。

 楊岱微微頷首表示明白。

 接著大和尚又對眾僧吩咐了幾句話,最後他們才轉身離開。

 楊岱獨坐禪房,捧著一本佛家經書仔細研讀,漸漸的陷入沉思。

 佛門在如何修煉功德凝聚佛光方面頗有特點。

 他知曉在佛門之中,一個人的修為越高,功德就越厚,所謂功德,乃是佛門信徒信奉的願力。

 這種信仰之力並非普通意義上的香火、願力,而是精神層次上的信仰之力。

 佛門講究因果循環,世間萬物皆由緣起緣滅而生,信奉佛教者,需先供養佛像,然後虔誠拜祭。

 佛像供奉的越久遠,受到的香火願力就越大,所獲得的功德也越厚。

 佛教中的大菩薩、佛陀、等等,都是靠著香火願力成聖的。

 說到底還是要斬妖除魔,發展信眾為其塑像,從而吸收香火願力,化作功德。

 一連半個月,楊岱都待在爛陀寺裡,不是打掃庭院,便是抄寫經文。

 與僧眾一塊誦讀經書,倒是與爛陀寺內僧人混得頗為熟悉。

 爛陀寺存著血書《華嚴經》和《法華經》,解空主持既然默允了他的修行,自然不再藏私,反而傾囊相授。

 甚至在楊岱的強烈要求之下,解空還親自為他講課。

 解空領著楊岱進了後園的藏經處,與他一道參祥。

 楊岱雖然天縱其才,但畢竟初涉佛理,有些不知頭尾的句子,仍需向解空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