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年以後 作品

十一章

 太子謀反案爆發,證據確鑿,牽連甚廣,朝堂幾乎為之一空。

 太子本是東宮儲君,又自幼跟隨父皇南征北戰,軍中將領都和他關係不錯,他是儲君,眾將領是看著他長起來的,哪個會不給他一點面子?平時都互有來往,若是細細追查,一眾開國功臣誰都逃不了。

 徐國公一看事情越鬧越大,心知自己多半會牽扯到其中,與蘇也密談一番,請他帶著心腹,帶了一嫡孫秘密返回嶺南避難。

 兩人交往日久,已是無話不談,亦師亦父,蘇也雖有心共赴患難,他是後一輩將領,按理牽扯不到他,但他已深深打上了徐國公一系的標籤,是生是死在皇帝陛下一念之間,又受徐國公重託,只得答應。

 兩人演了場戲,故意犯下大錯,以此為由,官職一擼到底,革去軍職,逐出軍營,一顆新星黯然落地。

 蘇也領了親兵,換了平民裝束,一路疾馳,悄悄接了徐國公一嫡孫返回嶺南周家寨隱世不出。

 過得幾年,功臣屠盡,徐國公也被誅族,此事慢慢平息下來。

 不過此時嶺南又生事端,曾舉起嶺南王大旗的老嶺南府守因病辭世,嶺南府守的位置落到他次子手裡,此子自小不學無術,狂妄自大,任用小人,見中原內亂,在一幫同樣無知的小人攛掇下,居然又立起了嶺南王的大旗。

 他們知道蘇也挨雷劈將軍的大名,有意請他出山主持軍務。

 蘇也這些年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哪裡肯摻和這種作死的事情?又怕這幫小人以家小作質威脅,便帶了徐國公嫡孫出門遊玩避禍,專往人跡罕至的地方走。

 新嶺南王一時找不著他,也不好明著對他家小動手,又不肯放棄,遣使四處搜尋。

 這麼一耽誤,朝廷大軍都打上門來了,嶺南王還沒佈置好防守,他聲望不佳,能力有限能坐上嶺南府守的位置都是長輩餘蔭,誰肯替他賣命,一路丟城失地,亂作一團。

 還好嶺南道地方大,嶺南府城又在腹地,朝廷大軍也犯了南詔之戰的毛病,跑不過嶺南猴子,因此傷亡倒是不大,路又難走,大軍統領大將是才提拔上來的新人,能力有限,一時半會兒也打不到嶺南府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