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知 作品

第 252 章 唇亡齒寒

 蕭川想了想,“沈將軍會不會是想去赤河借兵?我覺得沒戲,我爹我最瞭解,他不可能會向外借兵。”

 “不對,不會是這樣。”沈妤搭在膝上的手指一下一下敲著。

 明明受困的是燕涼關,那沈昭去赤河的用意是什麼?沈昭不會做多餘的事,他一定是為了營救燕涼關。

 但她不認為沈昭會去借兵,他守邊境的時間比沈妤更長,是沈仲安手把手帶出來的將領。

 他一定是有了謀算,沈妤心想。

 蕭川撓頭,“這也太難猜了,沈將軍為什麼不首接寫出來?還要讓人猜。”

 沈妤不疾不徐,“他應該是擔心信件在途中出問題,不便在信中提及,是什麼呢?”

 沈妤將信翻來覆去看了許多遍,火也烤了,醋水也沾了,還是沒有任何頭緒。

 ……

 這裡是赤河大營,外圍是黃土和稻草混在一起夯實的土牆,西周是高聳的望樓,將軍帳設在大營的正中央。

 這裡地廣人稀,物資匱乏,黃土中種不出糧食,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坐在椅子上的男人看著沈昭虎視眈眈。

 男人是蕭川的兄長蕭河,左臂上還纏著紗布,他在之前與西厥的一戰說傷得不輕,過去這麼長時間還沒能完全恢復。

 沈昭沒有在看他,而是看向了坐在正中央上座的人,那才是能做出決策的人。

 “蕭將軍。”沈昭說:“晚輩知道蕭將軍如今信不過我,但不妨聽一聽我的見解。”

 “燕涼關與赤河同處於西北邊境線上,蕭將軍與我沈家軍共同抗擊西厥人多年,可謂是兄弟兵,蕭將軍定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燕涼關失守,這道防線就破了。”

 蕭長風十分清楚,如今的燕涼關有多難,他沉默片刻,“我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我們兵力有限,勻不出多餘的兵力去增援,我們要是動了兵,西厥人就有可能選擇從赤河進入大周,我們總不能帶著兵跟著西厥人的腳步在邊境線上來回的圍追堵截,誰都耗不起,只有確認西厥不會再次對赤河發起進攻,我們才能支援燕涼關。”

 “晚輩明白蕭將軍的顧慮。”沈昭手中的熱茶都快捧涼了,也沒有喝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