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道教必興

 于吉頗感惋惜,但也明白張角的顧慮,尊重他的選擇,點頭道:“好。”

 之後與左慈、張修、紫虛三人一起來見唐謙,商討建立道教之事。

 唐謙見沒有張角,有些失望,左慈名氣雖然也不小,但是論對傳道最擅長的自然是張角。

 不過張角的傳道路子有些野,而且太平道沒有門檻,信徒雖重,卻是良莠不齊,這點自然是要引以為戒的。

 唐謙憑藉著自己對後世道教的一些瞭解與左慈等三人一起制定框架。

 首先統一思想,雖然都是道門,但張修是五斗米道,于吉是太平道,左慈與紫虛修的又是另外的道法。

 尤其是左慈,對房中術頗有研究,對此唐謙表示很感興趣。

 幸好這個時候,道經還沒有後世那麼

多,唐謙建議以易經,老子、莊子,為核心,重新編撰,將現有道經成體系的糅合起來,作為道教修行典籍。

 其次是設定門檻,要走高端路線,可以信教,但不能隨便入教,需接受考驗,方可受符篆,正式成為一名道士,修行道法。

 修建道觀,道士平日便住在道觀之中,修道之餘,也許自己勞作,自給自足,另外參考儒家,制定相應禮儀。

 另外要制定一套行為準則,來約束道士舉止,若有違背,群起而攻之,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一套神話體系。

 因為蚩尤傳承的緣故,唐謙對感覺對人皇更加親切,哪怕蚩尤是敗於黃帝,甚至死於黃帝之手。

 唐謙依然是建議以上古三大人皇伏羲、神農、黃帝為原型,塑造為至高神。

 再以此為基礎,構建一套完善的神話體系。

 左慈等人聽的暈暈乎乎,倒是有過傳道經驗的張修雙眼發亮,笑道:“這次算是來著了,我有預感,道教必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