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拜見師叔

 荀彧,潁川人,與韓馥是同鄉。

 看出天下將亂,潁川處在四戰之地,不宜久留,受韓馥邀請,舉家遷往到冀州。

 人還沒到,韓馥已經被袁紹趕走了,不過作為荀諶的兄長,袁紹對荀彧也不錯,奉為上賓。

 不過荀彧卻並未就此投靠袁紹,他心中早有明主,那就是曹操。

 荀彧心繫漢室,諸侯討董之時,各路諸侯的表現,都看在眼中,誰在沽名釣譽,誰在真心出力,荀彧心如明鏡。

 十八路諸侯,只有孫堅、曹操真心出力,但孫堅最後昧下了傳國玉璽,顯然也是心懷異志,只剩下唯一一個選擇:曹操。

 所以在曹操只有一個東郡的時候,荀彧便毫不猶豫的前來投效,曹操與之交談甚歡,大喜道:“汝乃吾之子房。”

 拜荀彧為司馬。

 荀彧又引薦戲志才、荀攸等潁川人才,為曹操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文有潁川世家,武有本家兄弟,曹操團隊框架迅速構建起來。

 對於曹操的崛起,唐謙鞭長莫及,根本無力阻止,不過曹操擊敗白繞倒是對唐謙有利。

 黑山這些人,這回知道疼了吧?

 李樂二進黑山,招降張燕,結果再次碰壁。

 這回,唐謙的臉是真黑了,不動手是因為不想打,真以為打下來嘛?

 張燕自以為牢固的黑山防線在唐謙眼中,和篩子差不多,當初他們的山寨可也是黑山軍中的一支,二當家青牛角也是在黑山渠帥中也排的上號的。

 真以為青牛角幾年的時間就老老實實練兵了?他早已派人滲透到各個渠帥手下了。

 招募流民,開荒屯田之時,張燕自以為得計的甩了些包袱給唐謙,其實唐謙對此也是心知肚明,讓郭嘉把這些人策反了一些。

 黑山上,各個渠帥的老巢、兵力部署等等,唐謙早已門清了。

 既然張燕不識抬舉,那就打吧,先是讓郭嘉策反的部分老弱,悄悄進山勸說他們的熟人下山,不管能不能勸動,起碼可以亂黑山軍的軍心。

 如今苦日子熬過去了,夏糧、秋糧先後豐收,那些安置的流民確實過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