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返回幽州

 劉虞饒有興趣道:“不知孟和口中所謂賢者標準是什麼?”

 唐謙毫不猶豫道:“為國有功者;大學問者及品德高尚者,方可稱為賢士。”

 劉虞點頭道:“如此美事,老夫怎可專享?你我共同署名便可。”

 唐謙大喜,再次起身道謝。

 當場寫下十幾份邀請函,分別署上劉虞和唐謙的大名及官印,派遣使者帶著邀請函,前往大漢各地去請鄭玄、管寧、蔡邕等公認的賢士。

 唐謙辭別劉虞,帶著一份邀請函,來到盧植隱居之地,盧植乃當世有名的大儒,又有平定黃巾之功,自然是賢士中的賢士。

 隔遠就聽見朗朗讀書聲傳來,唐謙快走幾步,看到讀書的乃是一名垂絛童子。

 聽到動靜,童子慌忙起身,戒備的看著唐謙。

 唐謙向隨從示意,讓他們後退,獨自一人進入院中問道:“請

問盧尚書在家嘛?”

 盧植從柴房中走了出來,淡淡道:“老夫如今不過一介白身,尚書之稱,可擔不起。”

 唐謙深施一禮道:“唐謙唐孟和見過盧先生,末將奉劉幽州之命修建一所集賢館,特來邀請先生入住。”

 說著遞上了邀請函。

 盧植看了一眼,又送了回來。

 “多謝伯安兄好意,我老了,在這荒山了卻殘生,挺好。”

 唐謙搖頭道:“先生確實老了,再無當年面對張角百萬之眾勇氣。”

 旁邊童子大聲道:“不許你這麼說我父親。”

 本以為這是盧植身邊的童子,想不到竟然是兒子,這個年代一樹梨花壓海棠,生個幼子倒也正常。

 唐謙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原來是小公子,先生不為自己想也要考慮小公子,集賢館匯聚天下賢士,小公子能在這等環境下成長,可是別人求不來的機會。”

 孩子是父母的軟肋,更何況盧植老年得子,自然對幼子盧毓愛護有加,被唐謙說動,動身來到集賢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