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紅塵 作品

第10章 水稻大計

 家裡的地有四畝,水田有四畝,山地沒有。按一個人平均一個月吃二十斤米,家裡人口十七個,除去五歲的朱成玉和一歲的蛋兒算作十五個,一年就要吃掉三千六百斤大米。不過這個時代哪有人吃白米飯,基本都是參雜著野菜,或者吃豆菽飯,所以折半算作一千八百斤大米。三百斤每畝,四畝水田才只有一千二百斤,這還不算每年的賦稅。

 “這個產量,我們都能吃飽嗎?”朱春花心裡核算了一下心裡嘀咕道。

 吃飽顯然是不能的,現在是春天,野菜多,要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餓肚子都是常有的事兒。

 “爹,你們都是怎麼播種的。”得找出問題,看看能不能提高產量。

 “還能怎麼播,都是把種子均勻地撒在田裡唄。”

 “那然後呢?”

 “哪有然後,然後就是等著收成。”

 “......”

 這種水稻可真簡單,難怪產量那麼低。

 “爹,你信我嗎?”

 這句話怎麼這麼耳熟。朱銅柱想了想,上一次女兒說這話的時候是在鎮上救了一個小公子,這一次,肯定也不會錯。

 “爹信你,你說怎麼做吧。”朱銅柱神采奕奕的看著朱春花。

 “我們晚上吃飯的時候先開一個家庭會議,關於如何種水稻的。”

 “好。”

 看看時間,也該回去吃晚飯了。朱銅柱把田埂修整好,就帶著朱春花回家了。

 “大家先不忙吃飯,先靜一靜,春花有話跟大家講。”朱銅柱站在堂屋門口大聲宣佈,說完就把位置讓給了春花,家裡人一臉疑惑的圍了過來。

 朱春花以前在班裡就是班長,對於這種站在臺上發言的事情再熟悉不過,面色不改的像個小幹部。

 “今天呢我對我們家種田的技術瞭解了一下,這個水稻的產量高低與否有兩個重要的因素。這第一呢就是我們種子品種有問題,這個目前先不用管。第二個因素是種植技術有問題,我們這一季水稻是可以把控到位的,就看大家配不配合。”

 種子品種是需要通過雜交技術提升的,沒有個三五年是很難成功的。

 “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種的,沒聽誰說有問題啊。”幾個長輩提出質疑。

 “那是因為你們不知道水稻也可以畝產量一千斤,甚至更高。”

 “什麼,花兒,你哪兒聽說的啊,我們這兒一畝田也就產三百斤左右,這一千斤簡直,簡直有點...”三叔朱木柱雖聰明但是沒有讀過書,有點不會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