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格局

 “嗯,這是日本一位大師寫的,應該說,別有一番韻味吧。這本,是前些年,一位朋友送的,收集了歷年的日本年度漢字,這個金字,應該就是當年的年度漢字。”

 “哦,原來是年度漢字,這個我聽說過,他們好像很喜歡在一些時候寫漢字?”

 馮老點頭道,“不錯,他們很喜歡中國的書法,咱們的一些文物字畫,也都流落在日本。”

 “他們既然都有日文了,幹啥還總寫咱們的漢字呢?”

 “這個問題可有點兒深奧了,簡單分析一下吧,如果只考慮實用性,日本可能就不會創造日文了。”

 “啊?”

 “咱們的文字,表形表意,信息量豐富,歷經幾千年的使用經驗,是個極為偉大的系統。而日本人也很聰明,立國之後,就直接拿來用了。當然,也正因為這樣,才能有我們如今日常使用的很多詞語。”

 “啊?我們的詞語,是日本人造出來的?”

 “明治維新時期,他們要翻譯西方的大量書籍,如果用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文字來翻譯,可能要比原文還要厚,而用漢字來翻譯,就能精確地表達豐富的意思。但日本人為一些西方書籍裡的詞,創造了一些漢字組成的詞語,就是和制漢語,這些和制漢語,在甲午戰爭之後,逐漸流入中國,現代漢語裡,有七成的科技名詞,就是這麼來的。”

 “啊?有這麼多?那這些詞都是些啥呀?我們常用嗎?”

 “這就太多了,比如細胞、元素、社會、經濟。”

 “啊?這些詞都是日本人創造的?這可真是……”

 “連我們常用的電話這個詞,也是喲。”

 老周臉色有些漲紅。

 “怎麼了,這些都是事實而已,不開心了?”

 “馮老,我只是……只是覺得……確實,不太開心。”

 “哈哈,這有什麼,當時的日本,就是比咱們要先進,開眼看世界,接收到了新的事物,自然就要領先於我們,這很正常。但是有的詞,也是咱們自古就有的,比如科學,這個詞,在咱們唐代就已經有了,只不過被日本人拿去翻譯了英文的science。這樣看來,還是咱們的漢語更為精妙,在不同的時代,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卻不用再造一個詞了。而且,現在,咱們自己每天也都在創造新的詞語。咱們的文化就是兼容幷包,能夠將不同來源的詞彙,漸漸融入咱們的生活之中,這叫什麼來著,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