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五萬塊

 這趙北橋的命都是老周救下的,那是不是趙北橋賺的錢都應該歸老周所有呢?

 這事兒要分開來看。

 回到昨晚,塔吊下,如果趙北橋看到追身而來的鋼管,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此時,有人問他,願不願意拿所有的財富換取自己躲過這一刧,趙北橋肯定會說願意。

 如果真的有人出手救下了趙北橋。

 等趙北橋在一旁喝了口水,壓了壓驚之後,再問他願意如何分配自己的財產時,趙北橋可能會願意把自己一半的財產拿出來,感謝救命恩人。

 但一旦付出了這筆錢,趙北橋肯定是不希望這位救命恩人時常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的。

 這會給他一種無形的壓力。

 而實際的情況,又更為特殊,趙北橋當時拿不出感謝費。

 所以趙北橋願意儘自己所能,給老週一個較為正常的生活品質,而不是整日邋遢,飢寒交迫。

 可事情就是這麼出人意料,天馬行空。

 老周竟然以一己之力,幫助趙北橋拿到了工程款。

 塔吊事件,是讓趙北橋的生命可以繼續。

 拿回工程款,這可是讓趙北橋的生命,有了顏色。

 如果此時問趙北橋,是否願意把從今天起賺到的所有的錢,都供奉給老周。

 趙北橋可能會說願意。

 因為這筆工程款,帶給趙北橋的不僅僅是可以繼續事業,繼續賺錢。

 也為他恢復了社會信譽,維繫了商業關係。

 這些價值,趙北橋此時是願意報答的。

 可這個狀態持續不了太久。

 可能幾個月後的某個夜晚,趙北橋就會反思,自己為什麼要如何拼命,賺到的錢卻都歸了老周。

 趙北橋可以選擇從此不再努力拼搏,賺到的錢越來越少,直至無錢供奉。

 但真的願意如此選擇的人,幾乎沒有。

 更多的人會選擇背棄誓言,減少對救命恩人的供奉。

 漸漸,救命的恩情會淡化,供奉的數目也會變少。

 感恩之情,也漸漸變質。

 恩將仇報,也就順理成章。

 結局更慘的,也是有的。

 電影裡演的,那些打拼創業的親兄弟,最後都鬧得魚死網破,雞犬不寧的,都是藝術處理過的。

 現實可能比這更殘酷。

 所以,再來揣摩趙北橋這句“都有您一份”,就顯得更為理智,更為真誠,更為知恩圖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