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新八旗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經過苟忠明一番遊說,重昏侯尚可喜主動上書,以與倭國有血海深仇為由,要求成為尚旗之主,並請求皇帝把一部分從西伯利亞磨練意志的琉球朝臣調回,填入尚旗。但也同樣懇求,自己成為倭清的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接到上書的朱和坤仔細尋思了一下,索性下旨,除去昏德公李適的內閣次輔與朝鮮師師長職務,編入倭清國李旗擔任旗主,並改名李永芳,原朝鮮師成員願意加入李旗的就都加入,不願意加入的通通整編。緊接著又大筆一揮,將西伯利亞土豆種植基地的五千羅剎人編入祖旗。這樣新八旗已經湊齊了六個,剩下兩個就去倭國湊吧。

 接到皇帝聖旨的苟忠明是謝天謝地,高呼皇爺爺愛他。

 現在倭清國八旗,真是眾星雲集,好不熱鬧。

 趙旗旗主歸親王趙靖忠,有旗人一千多,包衣暫無。

 範旗旗主倭親王劉愛塔,有旗人將近五萬(算上親屬了),包衣暫無。

 祖旗旗主戰親王吳京,有旗人五千,皆是被沙皇派往遠東開拓的勇(臭)猛(魚)之(爛)士(蝦),包衣暫無。

 吳旗旗主佞親王吳三桂,有旗人兩萬(打曲阜死不少),包衣兩萬。

 尚旗旗主順親王尚可喜,有旗人數十,包衣數百。

 李旗旗主朝親王李永芳,有旗人三千,包衣暫無。

 看著初具規模的新八旗,朱和坤大手一揮,他們通通被那霸伯的艦隊運送到了琉球的某個小島進行訓練,以待日後對倭作戰。

 此時的大清已經來到了黃河邊上,準備渡河。隨著駐守黃河下游的兩萬八旗兵規建,擁有著數萬騎兵,十二萬步兵,百萬旗人的康熙真可謂是壯懷激烈。

 一路上咱大清人吃馬嚼從哪來?自然是士紳了啊,百姓哪有糧食,還不得靠士紳。這身後的百萬旗人裡,有三成都是士紳,剩下的大多數都是他們的家奴。至於他們走後明軍收土地什麼的,哪還管得了那麼多,反正到了關中一切都會變好。

 甚至康熙爺都生出了越過長江攻滅南明的想法,但是被朝臣們勸阻了,背後有大明軍隊追著,可不能犯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