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飄搖 作品

第23章 年輕皇帝

 李克慌忙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只是一句句叫著:“陛下,陛下啊!” 

 年輕時李克便是荊楚王朝有名的大將,也是荊楚王朝武廟榜上有名的名將,一次次深陷沙場,一次次建功立業,只是後來年紀大了,便不再上戰場了。 

 先帝與李克有著知遇之恩,當年先帝北伐北蠻部族時,李克並未隨軍前行,但李克曾作為後勤保障的重要官員之一,負責三十萬北征大軍的糧草軍械,每逢大戰,李克的糧草都是先大軍而行的,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頗為受先帝重視,直做到大司農一職,後告老還鄉,先皇不允,才給了他一個刺史的職務,並加授濰州伯。 

 一直以來,濰州城的刺史就是個閒散的官兒,不用管什麼政事,也不必屯軍,因為濰州城中已有玄天劍宗,濰州城向來秩序井然,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倒是正合了李克的意,報效朝廷的宏願已經實現了,接下來,他只想好好在這個繁華又安穩的城池裡,了卻自己的一生。 

 只是沒想到的是,荊楚王朝的根基並不穩固,明顯此刻已經到了最為危機的時刻,大廈將傾時,得需要多少根木頭去支撐才能不讓它倒下啊! 

 聽著李克的痛哭,其餘人也是心中鬱結,都低垂著頭,不發一言,像是都在思考著什麼。 

 待李克止住哭聲,顧大千拱手問道:“不知陛下想要在下做些什麼?” 

 “想要各位前輩能夠幫朕奪回原本便屬於朕的江山!” 

 這次小皇帝用到了“朕”這個稱謂,說這句話時,心境明顯發生了變化,雄心壯志又燃了起來,底氣也變得足了些。 

 “這......” 

 此話一出,在座各位皆大譁,開始議論紛紛起來,但大多都不同意加入朝廷這一說法。 

 皇帝陛下接著說道:“先皇在世之時,對江湖門派政策開明,從未遏制過江湖門派的發展,想玄天劍宗也是那時候發展起來的,請問各位,國都不是國了,所謂的江湖門派還會存在嗎?也許大家會說,朝廷變了,不關江湖的事,可各位難道沒有聽說江南靖王大肆籠絡江湖門派,為己所用,不願加入便慘遭滅門,水月宮,曹家堡,徐家劍冢都已經被滅了門,如今永樂堂的各大惡人已經投靠了靖王,正在為靖王效力,各位想想,如果靖王攻到了這裡,想要將各位收為己用,各位將以何理由拒絕?如若靖王揮師來攻城,各位如何抵擋得住?” 

 “我濰州城有玄天劍宗弟子七千,又有顧宗主和陳宗師坐鎮,想必那靖王也沒那麼輕易攻破這裡。”一相貌有些醜陋的年老男子冷哼一聲,說道。 

 此人正是玄天劍宗中另一幕僚陳放,此人勇猛異常,拳腳雙絕,但不善內裡,只是一身肌肉堅硬如鐵,幾乎刀槍不入,善守不善攻,玲瓏武榜之上,曾經也有過一席之地,只是後來年紀大了些,又罕在江湖中露面,再加上在荊楚王朝尚武之後,後起之秀如雨後春筍,所以玲瓏武榜,已經多年未見他的名字了。 

 “陳放,休得放肆!”顧大千喝止住陳放,又一拱手,緩緩說道:“如陛下所言,國將不國,我們江湖草莽又怎麼能抵擋呢?我們都是些粗人,自由散漫慣了,這朝堂生活實在是不適合我們,更何況自古以來,也沒有江湖門派參與朝堂政治的先例......” 

 “前輩此言差矣,先前的江湖確實超脫政治之外,那是因為沒有人在乎這個江湖,也沒有人打擊這個江湖,所以自古以來,皇帝輪流做,江湖卻還是那個江湖,可現在不同了,靖王馬踏江湖,將整個江南的江湖翻了個底朝天,難保到了北方就會對各位秋毫不犯,到時候這江湖,也就不算個江湖了!試問那時候,各位還能安穩坐在這裡嗎?”皇帝陛下似乎說的累了,又或許剛才的講述過於悲壯,聲音竟不知不覺間變得小了,只是其中威嚴卻絲毫未減。 

 “小小年紀就如此了得,日後定成大器啊!”顧大千暗地裡感嘆道。 

 只是這等大事,顧大千卻不能答應他,自己行走江湖這麼多年,祖先們也是為了這份基業付出了無數血的代價,如若在他手裡,歸順了朝廷,那這份家業就意味著在自己手中消失了,這跟亡國之君又有什麼區別?這份家業來之不易,江湖人的氣節來之不易,不能在他手裡給弄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