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立威

 他倒也不全然是因為怕死,更多的原因,是他正有一件沒有完成的事業,那就是修史。 

 蔡邕經過這麼多年的宦海沉浮後,早已經對於官職沒有多少留戀,現在唯一想做的就是把漢朝這段歷史整理成冊。 

 “王公,邕一時糊塗,請王公恕罪啊。” 

 蔡邕言辭悲切,眼神中滿是不甘,在權勢面前,蔡邕為了心中的理想,他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 

 王允搖頭,眼神中的殺意沒有絲毫減弱。 

 蔡邕心一橫,只能繼續哀求道:“王公,邕願意黥首刖足以贖罪,萬望王公垂憐,讓邕苟活於世,完成漢史。” 

 這份話說出口,蔡邕已經是滿臉淚水。 

 在讀書人眼中,黥首往往比刖足更讓人難以接受。 

 如果說刖足是身體的酷刑,那麼黥首則是對於蔡邕來說,就是精神上的衝擊。 

 蔡邕為了修史,願意忍受雙重打擊,可想而知,他修史的決心有多大。 

 王允眼神中冰冷依舊,蔡邕此刻的形象,落在他的眼中,並沒有多大作用,他正要吩咐甲士把蔡邕押去廷尉處治罪。 

 這時太傅馬日磾看不下去了,站出來勸阻道:“伯喈乃是曠世之才,若讓他寫成漢史,也是一大幸事。且他平時以忠孝多才著稱於事,很有威望,若是貿然殺之,恐怕會失去人望。” 

 馬日磾出身於經學世家,兩人經常探討學問,他對於蔡邕十分敬佩。 

 這時見王允殺意不減,急忙出來勸解。 

 他本以為憑著自己的威望,王允多少會留下幾分薄面,誰知王允言語冰冷。似乎沒有想手下留情的樣子。 

 “當年漢武帝以為一念之仁,沒有殺司馬遷,致使他寫出的史書對朝廷多有誹謗,如今漢室衰微,天子年幼,若讓此佞臣執筆於左右,悠悠青史,恐怕都逃不過口誅筆伐。” 

 一句話把馬日磾嗆的無言以對,他悻悻然,只能重新落座。 

 場上一遍安靜的落針可聞。 

 劉隅一直冷眼旁觀,看王允此時的態度,顯然蔡邕絕對沒有生還的可能性。 

 劉隅並不相信,王允遷怒蔡邕,僅僅是哭了董卓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