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入長安

 劉隅笑道:“世伯,豈不聞兵不在多而在精。” 

 王允搖頭,你兵士再精,一個人能對付幾人,董卓塢堡中有精兵數萬,再加上長安城的甲士,少說也有三十萬, 一千人對三十萬,王允不用想,就知道不可能。 

 他年少曾領兵打仗,也頗通兵法。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歷史上那些勝利, 並不像表面看到的如此簡單。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這些彪炳大功的背後,都是實力的最終體現。 

 沒有綜合實力作為基礎,就算是淮陰侯帶兵,同樣會處處受挫。 

 “西涼鐵騎悍勇,賢侄不可大意。” 

 劉隅笑著問道:“世伯, 儘管放心,侄兒心中有數。” 

 王允素來知道他的謀略,心中也稍微平靜了幾分。 

 “看賢侄胸有成竹,想必心中已經有了計謀。” 

 劉隅點頭。 

 “侄兒,是有了一個謀劃,不過這件事還需要世伯助力。” 

 “賢侄但說無妨,只要能除去董卓,救出天子,老夫就算是萬死也在所不惜。” 

 王允雖然有時候,有些迂腐,可對於大漢朝的忠心,劉隅絲毫不懷疑。 

 “不需要世伯如此,只需要世伯拿到呂布寫的字。” 

 拿到呂布寫的字,這件事,說難不難,說容易有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先找一個理由。 

 若是理由不充分,很有可能,會讓呂布起疑心。 

 “賢侄,老夫有一計,不知是否可行。” 

 王允把自己的計謀說完,劉隅笑道:“此計甚妙,世伯可以按照這個計策,去找呂布,呂布雖然是一名武將,也喜歡附庸風雅,到時候,世伯必然能馬到成功。” 

 聽到劉隅的認可,王允很高興,他吩咐下人擺下酒宴,與劉隅接風。 

 劉隅胡亂飲了幾杯酒,就帶著陳到離開了。 

 王允去拿呂布的字,只是自己計劃中的第一步,後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安排。 

 回到鹽鋪,發現王越微眯著眼睛,似睡非睡。徐庶則是坐在案前細細推演。 

 推演了幾十遍後, 徐庶終於放下了心來。如果計劃能夠順利進行,這次一定能將董卓斬殺。 

 現在唯一的變數,就是李儒,此人智謀過人,近期在長安活動頻繁,顯得並不甘心董卓就這樣沉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