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英俊 作品

第464章 摘牌和選秀制

 因為聶偉平是中國足球的超級球迷,當前如火如荼的甲A聯賽正在使用轉會摘牌制度,所以中國圍棋以此為參照,打算借鑑一下。 

 但汪羽覺得甲A聯賽的選秀摘牌完全是舊時代糟粕,他所知道的是後邊都不這樣搞了。 

 nBA的選秀制度說起來相對合理,但因為是第一年沒成績排名,而且圍甲聯賽可是有升降級的,任何想擺爛控分的隊伍,一不小心降級就搞笑了。所以也不能完全照搬。 

 第一年市場完全開放也不合理。汪羽理解體制內很多阻力是不可抗的,對此他前邊一個人的時候就思量過這個問題,如今老聶和陳築德問起,他正好拿出來說道說道。 

 “我覺得吧,保留3個名額,再來摘牌不是不行。”汪羽才說一句,陳築德就面帶喜色的不住點頭,然而汪羽話還沒說完。 

 “但在保留3個名額的前提下,允許每隊有2個轉會名額。”汪羽解釋道:“就是允許各俱樂部之間棋手相互流動。” 

 “哦?” 

 “詳細說說。” 

 其實道理很簡單,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一開始是因為國企改制,棋手編制下放到地方棋院引起的。但這樣的話很多圍棋優勢地區,比如上海、浙江、廣東等棋院就佔了很大的便宜。 

 汪羽記得第一開始的圍甲是允許一個轉會名額,俗稱“內援。” 

 歷史上,黑龍江隊的汪磊以創紀錄的7萬元轉會到雲南紅,做了圍甲聯賽的第一個轉會選手。 

 而汪羽提出來的是各地方棋院先保留3個名額,再摘牌3次。待隊伍成型後,每隊2個“內援”名額和1個“外援”名額,再來協商。並建議把報名人數擴大到7人,這個名額可報可不報。 

 另外汪羽提議,允許有實力的女棋手上場比賽。但因涉及到了搶佔名額的原因,被老聶和陳築德一致否決了。 

 而且第一年摘牌,棋手按等級分排列,各俱樂部抽籤。至於轉會則需要俱樂部之前協商好才算有效。另除了轉會費之外,再繳納20%手續費到中國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