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的二喵 作品

第35章 中田的講解(二)

 “沒錯!”叔仁點頭:“我每回想到這裡就不理解,為何日本當年佔據青島還嫌不夠,要提出《二十一條》?

 這實際不是趁機交好而是惡意得罪鄰居的做法,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民眾矛頭對準日本,並首次提出‘抗日’這個詞的。”

 “呵呵,石三君不理解是因為你沒站在帝國主義的立場上。”中田繼續說:

 “世界資源有限,而日本要成為列強之一勢必需要資源,自己沒有那就只好通過掠奪。這就是帝國主義的邏輯和論調。

 佔據青島也好,後來提出《二十一條》也罷,根本都是出於攫取的目的,只不過這次獅子大張口在國際上引起的反響令日本當政者沒想到,也引發了國內反對竭澤而漁、與鄰交惡的大爭論。

 這個條約是大隈重信的作品,之所以提出是和大隈首相本人狂熱的對華野心分不開的,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以他為代表的某些勢力對大陸領土的貪婪所致。

 想想看,列強削弱、無暇東顧,多好的時機?

 可以讓日本在迅速自我膨脹中提出這樣莫名的要求的,就是企圖鼓舞選民使自己重登內閣首相地位的大隈重信。

 他如願以償拿到了這位置,卻讓日、中兩國民心從此出現深深的裂痕。”

 “哼,他也不過在那個位子上坐了一年多時間。”大衛聳聳肩頭。

 “是呵,那是因為這要求遭到了列強意外強烈的反對,而大隈重信的對頭們趁機發難,以外交策略不正確等口實逼他下野。”中田笑著說:

 “元老們希望利用他的影響力打壓政友會的目標已經達到,他便成了可以丟棄的棋子。”中田停了下:

 “後來他們繼續扶持中國境內的親日分子,比如段祺瑞、張作霖……。

 一戰之後總體戰的觀念樹立起來,就有人說日本沒有資源,打不了總體戰,必須依託朝鮮、滿洲才能和大國抗衡。所以有些人就對中國大陸紅了眼睛。

 那時候俄國鬧革命已經不是對手了,英美才是。

 南方政府北伐,如果成功就影響日本在華勢力,繼廣州之後,日本面臨失去武漢、上海、青島、滿洲系列租界或殖民地的危險,資源生命線捏在別人手裡,這滋味不好受!

 於是日本就炮製了濟南事件,和北伐軍面對面碰撞,殺了兩、三萬人,用這樣的挑釁想打斷北伐,保自己滿蒙的利益。

 沒想到人家為大局忍了,繞過濟南繼續北上,日本在各國抨擊下再次丟臉,只好偃旗息鼓再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