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的二喵 作品

第27章 春意盎然

 初春時節,兩岸的景色重新生機勃勃。沉睡了整個冬天,大地重現活力。

 河水清涼涼地泛起漣漪,兩岸嫩綠的柳條輕輕擺拂,好像少女窈窕的腰肢。

 曾在嚴寒霜雪中枯黃的草皮又恢復了綠裝,不時有水鳥在其中出沒,歡快的叫聲與河水的潺潺交織著,如同起伏有致的詩篇。

 三河原上到處是農人忙碌的身影,人們滿懷信心,期待著今年能踏踏實實落個大豐收。

 他們看到河水堅定的步伐便恢復了不屈不撓的精神,下狠勁要從地裡刨出自己和子女們的未來,為此他們滿懷敬意地迎接這個春天。

 壽禮到縣城,參加了新縣長組織的“打春牛”活動之後一路回返,他穿著新做的藍布棉袍,新棉鞋上沾滿泥土,那都是走在田埂上的結果。

 現在見賓客的場合多了,不能再像以往那樣穿著隨意,但他也不想和那李家的李唯季一般天天洋緞在身招搖、惹眼。

 想起李家他心裡不舒服,幫他們打掉了陳天魁,李家只來拜訪下表示感謝,然後就什麼也沒有了。

 人家還是照常我行我素過自己的小日子,對壽禮提出的減租減息、使用新糧種等建議置若罔聞。沒辦法人家有勢力,如今又當選縣議員,隨他吧。

 他重新將心思拉回三河原。白龍潭水電站試車成功,向著正式運營又邁進了一步,林修覺為此據說還賦詩一首,這可算他任上的政績呢!

 幾年下來,三河原上使用新糧種的土地已經超過二十萬畝,新作物種植達到七萬畝,二區、三區開設了三處養殖場和一個軍馬場。

 建在徐集的罐頭廠已接近裝配完畢,只要有電力就能開始試運行。

 在彭山的武器修理廠也正在路廠長帶領下緊張建設,同時招聘了中學、專科畢業的學生六十多人。

 鋼廠的設備也在美國工程師指導下一步步邁向目標,進展最快的是鐵礦,已經從通達碼頭運出了六千多噸礦石供給蚌埠,採掘公司賬面上收入了第一桶金。

 一切都好,只要別打仗!壽禮這樣默唸,雖然他知道這事不是自己說了算的,他甚至心裡決定在過舊曆節(春節)前要陪荷香去小通寺,他這個從不拜佛的人要求求佛祖:

 千萬不要打仗,哪怕就安穩三年!

 但是就在他一腳踏入自家門檻的時候,蔡滸一臉著急地迎上來:“老爺,您可算回來了。”

 “嗯?”壽禮詫異:“怎麼,可是你叔(蔡五福)有什麼不好?”

 “呃,不、不!”蔡滸趕緊擺手:“老叔好著哩,是……是小通寺出事了!”

 壽禮站住腳以為聽錯了:“你說甚?說清楚,到底是寺院出事,還是和尚出事了?”

 “和尚。”

 怔怔地看了看蔡滸,壽禮示意他:“進來說。”

 主僕兩個前後腳進了屋子,荷香迎上來問:“老爺可聽說了?”

 壽禮前後看看:“你倆說的是一回事?究竟是什麼?”

 荷香尷尬:“你還是讓小蔡說,我說不出口。”說完扭身進了裡屋。

 看陳老爺滿臉驚愕,蔡滸趕緊上前低低地在他耳邊說了幾句。

 壽禮瞪大眼睛看他,半天蔡眨眨眼醒悟過來,想起前面徐北生和他說的小通寺和尚可能有問題,禁不住“嘿”了聲,轉身摘下剛掛上的呢子禮帽:

 “走,叫上齊師傅(司機),去小通寺!”

 春暖花開,春意盎然,不僅貓兒惦記著要叫春,人也心情浮動了。

 小通寺是陳家供養,外人眼裡這就是陳氏的家廟一樣,老了的都把棺材送到這裡來,入土之前要先接受和尚的禳災、超度。

 如今本寺就三個和尚,主持有明、大徒弟弘景和十四歲的小徒弟弘明,其他還俗的還俗、出走的出走了。

 有明師父今年六十二歲,眼神不好需要藉助眼鏡看東西。他來小通寺已經二十多年,和陳家幾輩人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大徒弟弘景今年二十六歲,是有明在路邊撿到的棄嬰,到小通寺時將他放在個柳編筐裡背來的。

 有明喂大了這個孩子,對他無微不至如親父般照顧,還教了他一手針灸、把脈的好醫術。

 四姑娘阿敬在正骨、炮製草藥上擅長,這位弘景師兄則在運針上高出她一頭。但有明沒想到,弘景出事就在出診的路上。

 壽禮趕到小通寺的時候,魚渾水手下的派出所警察守住了寺門不許鄉民進去,大家只好在外頭交頭接耳地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