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各一半 作品

第714章 發展計劃

 “這些人還真是心急呀。”

 然而李民洋卻是說了句不著邊的話,關鍵這個男人滿臉戾氣。

 要到九五年,家福樂和麥得隆才進入華夏市場,之後便是沃爾瑪了,短短几年時間,這些外資超市就開遍了整個華夏地區。

 北至哈城,南至海城,西到烏市,東到魔都,將華夏人民群眾成為了他們的錢袋子。

 而當下的時代背景,華夏零售業長期處於一個比較落後的狀態,外資超市先進的經營戰略與服務模式給了本土企業沉重一擊。

 很簡單的例子,國貨品牌,想要擺在外資超市的貨架上,得求誰?誰來定價?

 搞笑了,在自己家的地盤上被欺負成啥樣了。

 不同於其他外企超市,麥得隆是走合資的路線,眼下竟然找到誠德頭上了,且時間線已然改變,足足提前了一年之久。

 “民洋,你剛才那話什麼意思?”周軍子想不通,於是又小聲詢問。

 “合作不了。”

 李民洋四個字斬釘截鐵,落實實體經濟,走產業結構這步路,首先絕對話語權要在誠德手裡。

 不然,誰來給國貨品牌上貨架!?

 “你去告訴那什麼聾子,誠德不會跟外資合作,更別來福海找我,可沒好臉。”李民洋對著周軍子憤憤而語。

 周軍子一顫,反應過來後連忙應聲:“行,你要這麼說,我就知道怎麼來事了。”

 “大梅,周市那邊總投資需要多少?”李民洋又問起其他事。

 “把預算包含在內的話,差不多還得再追加四億,因為要考慮到拆遷的賠付問題,起價就得八千萬,而且我們這裡的山區高速地段和橋樑較多,起價至少要在一億兩千萬以上。

 總投資在九億元左右。”

 姜大梅很詳細地告知。

 “軍子,先不計算超市在誠德廣場的投建,全國範圍之內,在重點城市至少兩家超市的標準下,預計總投資要到多少?”

 李民洋又問。

 “徐副董所提的《160發展計劃》,輕資產運營,門店全部採用租賃的模式,加之人工運營費用,總投資在六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