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月c丶 作品

第355章 青山不見

 七月七,乞巧節。

 今年的乞巧節遇上了太多事情,周穆可沒有那個閒心再來附俗風月了。

 ……

 聖都,天下之中心,所有人趨之若鶩,各方勢力也不例外,如:

 城東外,釋教的雲覺寺。

 城南外,道教的紅鸞觀。

 城西內,儒教的青竹書院。

 ……

 周穆今日要去的,便是青竹書院——因為酒,青山不見。

 青竹書院在城西,但不在主街附近,而是彎彎繞繞,來到了深處的竹林。

 以青竹命名,那書院附近必然是有很多青竹的——但,這只是其一。

 其二便是,青竹書院盛產史官,大燕在任的修史學士,大多來自這裡。

 青竹,也就是青史。

 ……

 周穆與荀去憂,葛生,亓鴻三人一併來到了這裡,查青山不見的線索。

 至於銀河三千,則由孟行水帶著陶言等一行人去夢月樓調查。

 青竹書院環境通幽,配置簡陋,在滿是煙火味的城裡,卻如同鄉下山野。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陋也不“陋”,這裡人很多,有人教書,有人論語,還有人養花點墨……

 眾人和善相處,活脫脫一個世外桃源。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眾人剛到,就有人高聲走近,是一箇中年文士,他穿著青衫,儀表堂堂。

 青竹書院,副山長,楊遊。

 “見過青流先生。”荀去憂認得他,笑著迎了上去,恭敬行禮。

 雖然他平日裡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但遇見讀書人,他會收起來。

 對於讀書人,他們是發自內心的尊敬——月華庭人,大多如此。

 楊遊,字子漾,號青流先生,所以外人見他,自然不會直呼其名。

 楊遊大概知道他們是因何而來,笑著招呼:“諸位大人,裡面請。”

 他所說的裡面,自然不是書院的學堂,而專門接待外人的書堂。

 外王堂,取自『內聖,外王』。

 “這位大人……想必就是提出阿拉伯數字和新奇算術的周少卿吧。”楊遊給眾人斟了茶,看向了周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