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三策

 雖仍有大量朝臣對此表示憤慨,直言此行必將導致山河破碎,天下禍亂,國不復國。 

 更有諫官當庭撞柱而死,血灑金殿,以死明志。 

 想要以自己的性命規勸君王取消新政,明辨忠奸。 

 更有各地官員聯名上書,要求拿下奸相,還朝堂一個朗朗乾坤。 

 一時之間,大餘上下,流言四起。 

 舉朝上下,多有傳言,說是新君年幼,受奸相操控,被架空了權力,而現在的天災便是上天對奸相此舉的懲罰。 

 端坐於龍椅之上,看著這一切,君言雖有不忍,卻仍頂著巨大的壓力,將新政推行了下去。 

 非是他不想說清這一切,但很多時候,人們永遠都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他們只看到了朝堂上的混亂,看到了諫官死於金鑾殿之中,看到了弱者似是在被欺凌,看到了既得利益者的惺惺作態。 

 他們看不到更深層次的東西,看不到天下的變局,看不到這搖搖欲墜的局勢。 

 而這些,君言不能說,更不能昭告天下,甚至都不能和朝臣明言,只能頂著這數不盡的罵名。 

 且不說人們是否相信。 

 不信,不過些許罵名。 

 信了,才是真正的災難。 

 一個王朝若是失了上天的眷顧,甚至被上天所厭棄,在這樣的時代,他有什麼資格繼續存續下去。 

 天子被上天厭惡,他又憑何自稱天子? 

 是以,君言只能儘可能的讓自己不去想那些謾罵,不去想世人對自己的詆譭。 

 哪怕他很清楚,即使是朝堂之上這些誠惶誠恐接受分封的臣子。 

 這些只知利益的廢物,在一面恭敬的接受他的冊封的同時,另一面則是在心中盡情的嘲笑著他的愚蠢與無知。 

 笑他將大餘幾百年的努力毀於一旦。 

 顯得滑稽而又可笑,好似他君言只是個小丑一般,是那禍害天下的暴君,是大餘歷代君王之中最為廢物的存在。 

 但,君言什麼都不能說,林雲年也什麼都不能說。 

 他們只能默默努力,進行著這場賭上整個國家未來的殊死一搏,去同天爭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