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歌 作品

第249章 番外:關於封地的發展(7)

 封地的修路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始了。

 這次修路,按照施麗蝶的意思,先把封地內部的路修好,比如各個城池和縣城之間的官道,全部都用水泥鋪好。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方便封地內部的人員往來,貨物流通,也方便很多材料運輸。

 內部的官道修好之後,再修從封地到京城的官道,這條官道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從封地往北修,一部分從半路中間往京城的方向修。

 施麗蝶小學的時候,就學過甲乙兩個包工頭共同修一條路的應用題。

 有時候是兩個人從路的兩頭,往中間修,最後會合;有時候是兩個人分段,一個從左邊修到中間,一個從中間修到右邊。

 反正不管怎麼樣,都比直接從頭修到尾,效率要高。

 畢竟水泥鋪路的話,鋪好了之後還得經過一段時間的曝曬,將整個水泥路面曬乾、曬堅硬,才能達到行人、行車、運貨的硬度水平。

 而且修路還得考慮天氣,極端的暴雨暴雪天氣無法工作,因此修路絕非一朝一夕的事。

 就在封地進行修路的時候,施麗蝶讓人把幾袋子水泥運到了京城,獻給了皇上,並在奏摺上寫明瞭水泥的用法,並且請皇帝可以找機會實驗。

 皇帝看完之後,頓時大喜,立刻找人實驗這所謂的水泥。

 他讓人將水泥鋪在京城南門外的路上,從城門口往外鋪,只可惜施麗蝶送來的水泥數量有限,皇帝最多隻能鋪五米路。

 鋪完之後,他派兵守在這裡,不許任何人在上面踏足,如果有人要進出城,必須繞道從別的門走,南門這邊暫時不通行。

 施麗蝶在奏摺上說,水泥能曬的時間越長越好,於是皇帝讓這段路曬了十天。

 十天後,皇帝帶著文武百官來見證水泥的奇妙。

 他帶著人走上了這段五米的水泥路,路面平整,沒有石子和沙子,一點都不硌腳,讓人在上面蹦蹦跳跳,也感覺很舒適,比起之前崎嶇的路面要好很多。

 隨後,皇帝又讓人弄來了馬車,在水泥路上行走,人坐在馬車上,幾乎感受不到顛簸,非常平滑,就算馬車上裝載了很多貨物,輪子也不會陷入泥土裡,拉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