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被皇后收為義女

 今年的新科舉子們都已經拿到了委任書,陸陸續續地去走馬上任了。 

 這些舉子中,有像柳路平一樣留在京城的,多數是入了翰林院,從小小的從七品翰林編修做起,唯有柳路平是入了內閣。 

 其他的便是被委派到各個地方,成為縣令,當一方父母官。 

 崔玉煒運氣不錯,是留在京城的那一個,儘管翰林清貴,比不得內閣有實權,但不管怎麼樣,他算是實現了留在京城的第一步。 

 更何況,崔家有錢,崔玉煒可以不靠俸祿過生活,所以官職低一點也沒什麼要緊。 

 舉子門有著落了之後,緊接著便是二公主的婚事。 

 二公主在瓊林宴上擇婿,看中了柳路平—— 

 他是狀元,才學過人;又入了內閣,前途光明;最要緊的是,正如皇上所言,他被欺辱、被汙衊,卻始終不改其心志,可見品行過人、內心堅定。 

 這樣的人,哪怕家裡窮了點,但對二公主而言都不算什麼大事。 

 畢竟她身為一個公主,起碼嫁妝不會少。 

 皇后娘娘此前一直沒有孩子,因此後宮的孩子她都一視同仁,尤其是女孩,當初大公主出嫁是什麼規格,她也給二公主準備了同樣的規格。 

 因此,二公主不愁以後的日子艱難,過不下去。 

 皇上得知二公主看上柳路平之後,便招來柳路平詢問他是否願意,卻聽柳路平說道: 

 “能得公主的垂青,是微臣的榮幸,但微臣不能輕易答應。” 

 “公主只在瓊林宴上見過微臣一面,對微臣的性格和為人並不十分了解,若是貿然嫁給微臣,日後卻心生不喜,難免讓公主受委屈。” 

 “對微臣而言,也是同理。” 

 ‘微臣的父母都是貧寒出身,兩人一輩子相互扶持,恩愛不疑,微臣自幼在父母的教誨下長大,只想選一個喜歡的女子,相伴一生。” 

 “因此,在微臣並未見過二公主的情況下,不敢往下論斷。” 

 皇上聽了這番話,並沒有怪罪他大放厥詞,反而有些感慨: 

 “旁人一聽要娶公主,巴不得趕緊應下,生怕錯失了這個機會,你倒好,說辭一大堆,卻偏偏有幾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