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暝 作品

第75章 衛溪的童年兩三事

 到底是一群四五歲的孩童,哪裡經歷過這些,他們只知道自己的父親教導自己要以公主的喜好為主,可沒有教過怎麼躲避公主殿下揮過來的鞭子。 

 臉上、手臂上……沒有人能幸運的逃過,就連衛溪自己因為揮鞭的動作太過著急而誤傷了自己。 

 “父皇將我叫去御書房,罰我跪了一整天,他說為君者,不應該因為臣子而亂了心智,君是君臣是臣,一匹馬若是能換來臣子的衷心,這算不得什麼!” 

 “我總以為父皇是氣我打傷了那些人,後來才驚覺不是!” 

 皇權之下,唯有遵從。只是這尊從有真心也有假意。 

 若是因為兒女將公主心愛的寶馬損壞,那會換來什麼呢? 

 有德才的人,會對公主產生愧對之心;有害怕陛下降罪的人,有對皇權的畏懼之心…… 

 不論是愧對還是畏懼,這些都是帝王可以拿來權衡朝堂替公主鋪路的資本。 

 愧疚的情感最好拿捏,因為這樣的人往往心軟,他們不能承擔那種鐵面無私的職位,但可以成為帝王的話事人,那些帝王不適合說的話,他們都會適時的遞來臺階; 

 畏懼皇權的人,他們的恐懼對帝王來說就是最好的藥引,只要掌控好藥量,他們就會因為恐懼替你辦好事情,唯恐怪罪,只要控制好這恐懼的力度不宜過大,適得其反就行。 

 偏偏年少的衛溪選擇最衝動的一種,就是靠武力來解決問題。 

 這在為君者看來是下下策的方法,武力解決外敵是快準狠的方法,外人不會講道理,只會在乎自己到手的利益多寡。 

 但對內,使用武力,就是不佔理,那些文人墨客手上的筆桿子可不是吃素的,特別你還是強權的一方。 

 衛溪慢慢成長後才明白父皇的用意,二公主揮鞭在馬場毆打朝廷命官之子! 

 不論是什麼緣由,傳出宮,公主殿下以權欺人的形象就已經深入人心,不會有多少人會冷靜下來聽你的委屈,只會問你:“你是否真的毆打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