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軍禮

 這坐山包山腳下有一面很大的長方形石牆,一條羊腸小道路過石牆直到這座海拔約50米的小土坡頂, 

 這裡已經用巨木立起來了一座黑色的碑,用石塊雕飾的蓮花基座簡單的裝飾著。碑身用黑色雕刻著幾個漢隸大字:滄海英雄公墓。 

 這個名字,取的是“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之意,加上這座公墓毗鄰海岸,倒也十分貼切。 

 “吉時已到!儀式開始!” 

 隨著儀式指揮馮方的一聲令下,先知們集體站起身來,而蔡太守等一眾官員、還有坐著的大戶,也齊刷刷站了起來。 

 “護靈隊,送英雄歸位!” 

 馮方高聲宣佈,接下來沒有鑼鼓吹打,沒有和尚道士嗡嗡的經咒,也沒有女人的哀哭。 

 古代人的人們驚奇的發現,只有天空中響起了如泣如訴的哀樂,嘈雜的人群忽然安靜下來。 

 這聲音來自於自帶mp3文件播放功能的戶外手推音響,這個音響安放在先知禮賓臺的位置,播放著現代位面的哀樂。 

 馬蹄得得,軍鼓慢敲。 

 護靈隊由一隊騎兵和一隊卸下盔甲的重步兵組成,由兩名鼓手引路,前方走的是十六名騎士,他們拍著四乘四的方隊,手挽長刀,緩緩向前。而後是十餘名步兵,手捧在最近一次平叛戰鬥中犧牲的士兵的骨灰盒和靈牌。 

 後面的百餘人,捧的是在之前戰鬥中犧牲士兵的靈牌,他們的骨殖已經無法找到。隨後是一座松木雕刻的橫向大牌,象徵著那些捐軀的友軍和無法找到名字的無名者。 

 一切都是漢代的官吏和平民前所未見的,儀式有些簡陋,但裡面夾雜著崇敬、信仰和感動。沒有比這一切更能體現出哀悼和悲切。 

 氣氛強烈的幾乎讓人窒息。 

 士兵們走到木碑四周的預定位置,放下靈牌和骨殖,隨即立正,右手握拳放在胸口——這是祝融軍的軍禮。 

 “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為英雄默哀!” 

 劉川手持話筒,走到了前面,他們今天都穿上了黑低紅色花紋的飛魚服,而飛魚服作為先委會的正式禮服,也算在今天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