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科學的種子

 “真神物也!真神物也!” 

 劉洪的手幾乎在顫抖,他大喊著,開心得像個孩子一般。 

 張嶽笑道:“此乃我等同窗一位孫先知贈與曲成候的,孫先知仰慕侯爺已久,今番因俗務纏身未能前來,故託我等贈與侯爺,還望侯爺見諒。” 

 “孫先知莫不也是同道中人?” 

 劉洪大聲道:“竟以如此神物相贈,洪何德受之?他日定當赴黃縣,登門拜謝孫先知!” 

 望遠鏡是明朝晚期才出現在神州的,而且還是單筒的四倍鏡,但便已經夠得上軍國重器了。而孫空這出手就是天文望遠鏡,還是拿給漢朝的人,帶給古人的震撼自然不必多說。 

 趁著劉洪休息的當兒,張嶽又一一介紹另外的東西。 

 方木框就是現代的算盤,張嶽演示了一遍,劉洪眼睛都直了——這東西,比他發明的類似棋盤的珠算,不知好用了多少倍。 

 圓形的東西是月球儀,也就是和地球儀一樣,模擬月球表面的。在這裡張嶽順便講了一些現代天文學的基本常識。 

 劉洪聽得目瞪口呆——他第一次聽說自己腳下的土地是一個球,月亮也是一個球,太陽是最大的一個球。 

 張嶽沒敢講太多,因為就這玩意帶給古人的震撼,便已經足以讓一個科學家懷疑人生了。 

 畢竟日心說地心說的交鋒,可是死過人的。 

 他停了一會,看到劉洪雖然大受震撼,但還好沒有崩潰,於是便把那幾本書一一介紹。 

 和預定諸葛丞相的東西一樣,劉洪這裡是一本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一本清朝的《時憲曆》。 

 《幾何原本》不用說,成系統的幾何學有助於提升工業設計、製圖等科目的快速規範發展,這正是神州古代缺乏的,也是他們在古代培養初級技術人才不可或缺的知識。 

 而《時憲曆》便是我們今天的農曆的推算方法,它的原型是明朝沒有公佈的《崇禎曆書》。 

 和傳統曆法不同,《崇禎曆書》中用來計算太陽、月亮位置的方法,全都改成了西方人用的方法。除此以外,《崇禎曆書》也編入了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以及球面三角學的相關內容,也告訴了中國人“地面實際上是個圓球,叫做地球。 

 所以徐光啟和利瑪竇把《崇禎曆書》獻給明朝皇室之後,由於皇室內部不少人認為“祖宗之法不可變,用洋人的方法編制曆書,是瞎胡鬧”,加上明末戰事太多,《崇禎曆書》一直沒能夠正式頒行。直到順治年間,湯若望等人才重新將這部曆法修訂,以朝廷的名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