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246章 怒發天子赫赫威(三)

 現在明軍需要示敵以弱,好誘使倭寇上岸,同時要堅壁清野,擺出一副畏懼倭寇的樣子,這些都需要方廉這個松江知府配合,還有大軍的軍需轉運,糧秣供給,都需要方廉這個松江知府配合。 

 對於唐順之的安排,方廉立刻準備去辦,現在官軍打的越好,到時候方廉的罪責也就越輕,要是官軍大勝,方廉說不定可以因為為大軍保障軍需,功過相抵,所以方廉非常積極的去辦這些事情。 

 嘉興府,張經的督師衙署,趙文華作為浙直總督,親自來求見張經,而且這次趙文華態度極為好,執禮甚恭,進來之後就說道:“半洲公,下官是來求援來的。” 

 張經問道:“趙部堂執掌兩省,還要到我這裡求援,還不如去信嚴閣老來的方便。” 

 面對張經話裡的譏諷之意,趙文華絲毫不在意,他將唐順之等人的計策告知張經,張經略一思索,便說道:“唐都憲等的計策甚為妥當,沒什麼不好的。” 

 趙文華就大倒苦水,說眼下自己手下沒兵,面對數千倭寇,實在是力有不逮,戚繼光的水師又缺乏火炮,難以和倭寇海上爭鋒,李庭竹等人的水師又顯得單薄,萬一倭寇襲擾南京,那大家就真的罪莫大焉了。 

 面對趙文華的哭訴,張經也不得不思考起來,他們兩人現在是捆到一起了,一旦倭寇真的襲擾南京,那大家都得吃瓜落。 

 對於倭寇的水師襲擾南京一事,張經覺得倒是沒有那麼可怕,他說道:“趙部堂,倭船其船底平,不能破浪。其布帆懸於桅之正中,不似中國之偏;桅機常活,不似中國之定,惟使順風。若遇無風、逆風,皆倒桅蕩櫓不能轉還。且倭寇造船之法,與中國異,必用大木取方,相思合縫。不使鐵釘,惟聯鐵爿,不使麻筋、桐油,惟以草塞罅漏而已。” 

 倭寇的造船技術還是遠遠落後於大明的,況且海上作戰,用俞大猷的話說就是:蓋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要有足夠多的大船重炮,倭寇的戰船就沒什麼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