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217章 躲進小樓成一統(二)

 對於沈煉的說法,朱載坖也是眉頭一皺,按他這個說法,大明豈不是洪洞縣內無好人了嗎? 

 朱載坖說道:“沈經歷這話,未免有些偏激了些。” 

 沈煉笑笑,說道:“近世士大夫,有外釣功名,內營產業,廣廈千間, 膏田萬頃,僕奴如蟻,脾妾如雲,而開口高談性命, 自負清虛,雖復舌吐五色寶蓮。吾不信也。夫積富累貨,匪由一朝一夕,即未必攘奪股削得之,第計然之策。以勤儉起家,乃其經營積蓄,勞精費神, 為有生之累多矣!” 

 沈煉還將自己這麼多年在州縣任職的經歷說出來,縣官本來是親民官,所謂親民,本來應該是百里之民,無非吾人,念念在茲, 惟恐一夫之或病也。 

 而實際上的縣令們,汲汲於仕途鑽刺,他們所關心的當然是去任以後的出路。那麼最好的出路則是升遷,得到上司青睞,則是重要因素。 

 對於縣令們來說,握有本州縣的實權,身處州縣官吏群的頂峰,但他們又受到上司的挾制,因而,他們心理上的完型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對他們來說,能夠得到上司的青睞,成功地駕馭下屬, 順乎自然地任滿一個任期,並且為今後的仕途打開 一條通道,就是最大成功。 

 而一縣之事,哪有那麼容易被縣令們掌握。用沈煉的話就是說:縣事簿書山積,獄訟叢委,奸人倚以變化為利,鼠穴其間,窒於此則通於彼,市狡挾公符以暴於鄉豪,橫胥朋比以威剝於良善。 

 說白了就是這幫小吏把持縣政,即便是州縣正印,一樣也沒辦法,況且州縣正佐官都是有固定任期的,意在防止州縣官形成自己的勢力集團。一任知縣不過三年,縣令們想的都是怎麼樣在吏部取得一個上等的考評,和儘快升遷,小吏們也以此要挾縣令們。 

 他們保證縣令能夠收到朝廷規定的賦稅,還會另有一筆不菲的孝敬,而縣令則將一縣之政,盡數委託給這些小吏,而縣令一般會最少聘請兩位師爺,一是刑名師爺,一是錢穀師爺,負責這兩項事務。所以對於縣令們來說,寧可刻民,不可取怒於上 寧可薄下,不可不厚給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