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211章 朝堂風雨急如刀(二)

 方鈍的這個指責可就有些要命了。要知道從唐以後,歷代的皇帝對於藩鎮都是極為重視和反感的,一旦發現有這種情況,肯定會第一時間處理。 

 尤其是大明,事事講制衡,對於這種事情,是絕不可能發生的。督撫大員,下有道員分權,還有巡按御史,錦衣衛監視。 

 對於兵權,那更是十分警惕,以地方的兵權為例,一般來說,一省最高的軍務長官是總兵官,即提督軍務總兵官,但是衛所的長官是都指揮使,平時衛所的管理都是都指揮負責,戰時則是朝廷臨時派遣總兵負責作戰。 

 當然,隨著衛所制度的崩潰,總兵已經實際上成為一省軍務的主帥。但是總兵之上,有督撫節制,巡按御史監督,糧餉則由專門的督糧道負責,同時分守參將和協守副將也各有駐地,與總兵形成大小相制。 

 而督撫雖然有節制總兵的權力,但是若沒有王命旗牌,督撫也沒有辦法直接指揮總兵及下轄的軍隊。各分守參將、協守副將不僅受總兵節制,兵備道也能指揮,用兵備來分督撫和總兵的權力。 

 整個大明的體制就是這樣,互相制衡,關係錯綜複雜,要說形成藩鎮,那是絕不可能的。張經雖然驕橫跋扈,但是那只是他想擴大自己的權力罷了,但是要說他想割據東南,那就是三位閣老也是不相信的。 

 嚴嵩笑著說道:“大司農不要動怒,稍安勿躁,” 

 徐階也說道:“既然將此本下部議,就是聽聽戶部的意思,大司農有話可以說說嘛。” 

 方鈍拿起張經的奏疏說道:“此本絕不可行,若從張經之意,日後督撫皆以此為例,那還要戶部何為也?張經索要軍餉,戶部籌措撥給,但是絕不可能將本應由戶部收繳的稅賦,直接轉給地方。此風絕不可漲!” 

 方鈍的話得到了閣臣們的同意,確實,張經的這個要求實在是過於離譜,直接要求朝廷把稅賦轉交給他,誰給他張經這個勇氣的,都這麼幹,那還要戶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