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79章 嘉禾現世心歡騰(二)

 本來嘉靖剛剛繼位,尚無祥瑞進獻。第一次祥瑞進獻發生在嘉靖七年二月,河南靈寶縣奏:“嘉靖六年十二月十七日,黃河清五十里。”關於如何回應此次祥瑞,君臣之間進行了一番爭論,當時在家養病的內閣大學士張孚敬與皇帝有多 封密疏往來,基本可見皇帝和官員的態度,值得詳細考察。 

 君臣討論的重點有二。一是稱賀問題。按照慣例,祥瑞報告朝廷,禮部請求上表稱賀,但嘉靖直接拒絕,隨後內閣首輔楊一清等人請於奉天門致辭為賀,嘉靖也沒有同意。 

 嘉靖自述不稱賀的原因是“此本皇天所錫,宗社之福,卿等賢俊,夾輔朕幼人,非朕所致”,將功勞歸於上天和百官。 

 二是祭祀問題。禮部建議“遣官致祭” 河神,嘉靖同意,但提出要先祭天,再祭河神,他對張孚敬說:“夫上天下地, 神祗則上帝為主,乃君也,故朕欲先答天而次及河神。 

 在嘉靖執政的前期,對於祥瑞之說還是比較排斥了,地方官吏偶有進獻祥瑞,都會被嘉靖申斥。此時的嘉靖,還真是算得上頗有明君之風,他曾經批覆張璁的密疏,談及祥瑞之說。 

 嘉靖說道:朕聞祥瑞多而怠心生,災異頻而憂勤至,此雖不可不慎,其要則在人君之一心焉,能謹而懼,雖聞瑞而不敢生怠,雖睹變而益加警畏可也。如聞瑞而不以為瑞,是慢神貺也;聞災而不以為災,是不畏天威也。不必以因瑞而 生怠為戒,但當愈加小心可也。 

 但是隨著嘉靖對玄修的日益沉迷,祥瑞之說也就更加受到重視,嘉靖的喜好當然成為一些人謀求利益的工具,上有所好,下必從之,嘉靖本人對祥瑞之說都深信不疑,那這種祥瑞之風肯定是越發的瘋狂,所以現在進獻祥瑞對於百官來說就等於是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