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75章 百事紛雜事悠悠(四)

 嘉靖處理完此事,繼續批閱奏疏。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秋糧了,這是大明財政收入的大頭了,不管是九邊的軍餉,百官的俸祿,還是嘉靖搞齋醮,這些錢都得從這裡面來。 

 嘉靖批閱著戶部的奏疏,今年秋糧一共兩千兩百萬石,和往年相比也算正常,不過這兩千兩百萬石的秋糧也不是全部上繳京師,除去留存地方的,可供朝廷使用的一共是一千三百三十六萬石。 

 還有就是十八萬的折銀,這個是直接轉運京師的。朝廷的現銀收入就是主要來自鹽引,今年各鹽運司共發鹽引二百二十萬引。按照每引折銀七錢算,也就是一百五十萬兩,這就是朝廷最大的現銀收入了。 

 當然嘉靖的內承運庫還有不少收入,四萬九千兩的皇莊籽粒銀,一百零一萬兩的金花銀,還有進四十萬匹布,各個鈔關、稅關,零零總總也有差不多一百萬兩的收入。 

 秋糧入庫,嘉靖的心才放下來,九邊的駐軍都靠著漕糧維持著,折色銀兩拖欠數月倒不礙事,一旦這本色米不能及時到達,立馬就能譁變給你看。 

 看秋糧已經到位,嘉靖心裡就有底了,開始繼續批閱其他奏疏,新任禮部尚書王用賓的奏疏引起了嘉靖的注意。按理說,一般被授予部堂這樣的高官,都要向皇帝上謝恩奏疏,嘉靖本以為這也是王用賓的謝恩奏疏,打開一看,竟然讓嘉靖開了眼界。 

 王用賓的這封奏疏,不是謝恩,而是辭任,他不想當這個禮部尚書,不是虛情假意的這種推辭,而是真的不想幹。王用賓在奏疏中說明了自己不想擔任禮部尚書的原因。 

 第一就是現任禮部尚書歐陽德乃是海內名臣,嘉靖既沒有解除歐陽德的職務,那麼禮部就是有堂官的,讓自己做這個禮部尚書,名不正而言不順,自己不能擔任。 

 第二就是自己才疏學淺,不配擔任禮部尚書這樣的重任。 

 第三才是王用賓不願擔任禮部尚書的根本原因,王用賓認為本次會推根本就不能成立。按照規定,參加會推的必須是在京三品以上的部堂或寺、院正卿,而這次會推,左通政李開先也參與了,他僅僅是四品,根本不配參與會推,既然他都沒資格參與會推,那本次會推當然不能作數,自己也不能當這個禮部尚書,希望嘉靖令吏部重新會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