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75章 百事紛雜事悠悠(三)

 但是到了永樂朝,事情開始其變化了。從前不得被彈劾的諸王一下子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頻頻被告發,告發之人,有勳貴如曹國公李景隆者,有皇室親王和郡王,有王府官,有武將,有護衛軍丁等,可謂上到公卿下到平民皆可檢舉揭發。而且, 往往一王被數次告發,告發晉王朱濟熺者甚至前後達數十百 人。 

 朱棣對於這些告發之人,往往也加以賞賜,甚至明知是誣告,都加以賞賜。成祖不僅不對告發之人加以處罰,反而給予肯定、施以獎賞或擢升官職。比如永樂十七年春正月,告發安定王朱尚炌謀反的西安中護衛百戶張誠和小旗孫成也擢升官職, 張誠升為登州衛指揮同知,孫成升為義州衛指揮僉事,賜冠帶衣服。 

 永樂十八年十二月,河南中護衛軍丁俺三因揭發周王朱橚不軌,而被升為錦衣衛指揮僉事, 且獲得朱棣賜名趙誠,可謂殊榮有加。對於能及時告發藩王的王府官,朱棣予以寬宥,以示對告發行為的肯定。如,永樂四年齊王謀不軌,吏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蹇義等引奏齊府教授葉坦等三人,認為坦等不能輔導為善,宜置於法;成祖朱棣因這三人之前曾向朝廷告發齊王不軌事,認為可免於處置。朱棣對告發藩王之人的肯定、獎賞、擢升或赦免,實際上表達了他本人對告發行為的認可和鼓勵。 

 朱棣這麼做,後來的帝王們也都有樣學樣,對告發藩王的人都予以賞賜。形成以地方州縣官吏、王府官吏士卒、廠衛暗探對藩王們的全方位監視, 王府護衛削奪殆盡,諸王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同時朝廷默認甚至縱容這種告發,不僅王府文官直接承擔監察藩王的權力,王府武官、內使和其他雜職人員都構成了對藩王的監察,甚至現在,這些王府官吏雖名為藩王屬官, 但其實際地位卻位於藩王之上,形成了一種名實不相符的局面。這樣,王府官吏欺凌藩王的現象也在所難免,且頻繁地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