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57章 算來名利總如閒(二)

 沒有丹書鐵券,這個世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楊廷和為什麼要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和王瓊不和。大學士楊廷和與兵部尚書王瓊不和。王瓊是誰?王瓊是王守仁的伯樂,二人關係匪淺。當初“寧王之亂”時,王瓊就說王守仁在江西,平叛是朝夕之間的事情,後來果然言中。 

 因為王瓊及“心學”的原因,楊廷和非常討厭王守仁,處處打壓於他,再加上群臣的嫉妒。導致這個新建伯爵位,就是一個有名無實的伯爵,無鐵券,無歲祿,真正實封的就是一個南京兵部尚書的職務。但是南京六部就是養老的地方,雖然南京兵部略好於其它五部,但也僅此而已。 

 等到王守仁去世,這個新建伯是否世襲,果然成為大問題。 

 當時正值大禮議後的儀禮派當政的時候,閣臣桂萼夥同群臣,以王守仁私自離任。且王守仁視“心學”為邪門歪道,對王守仁進行彈劾。 

 桂萼上疏道:守仁事不師古,言不稱師。欲立異以為名,則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論;知眾論之不與,則著朱熹晚年定論之書。號召門徒,互相唱和。才美者樂其任意,或流於清談;庸鄙者借其虛聲,遂敢於放肆。傳習轉訛,悖謬日甚。 

 詆譭先聖朱熹,否定儒家學派,這在當時可是一個大罪過,王守仁的“心學”被視為異端邪說。這也是王守仁在江西平叛後屢遭打壓的原因,正德時有楊廷和,嘉靖時又有桂萼,都是當朝權臣。 

 嘉靖此時為了安撫儀禮派,當然同意桂萼的說法,嘉靖下達詔書:卿等議是,守仁放言自肆,詆譭先儒,所封伯爵本當追奪,但系先朝信令,姑與終身,其歿後,卹典俱不準給。 

 可憐陽明公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卻落得這般下場,令歐陽德等人扼腕嘆息,也是王門弟子們這麼多年一直追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