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54章 絃斷心事有誰知(三)

 這種情況下,張經的地位反而穩固了,他孤寄於嚴、徐二黨之上,除了嘉靖,無人可以依靠,這個時候張經反而安全了。 

 朱載坖想了一下,好像確實是如此,原本張經在嚴、徐兩黨的彈劾下都安然無恙,真正使嘉靖動了殺心的是因為各將位崇氣驕,與倭寇作戰屢次失敗,而倭寇兩萬多人盤踞浙江柘林川沙堡,且人數愈聚愈多。大股倭寇盤踞國土,當然讓嘉靖顏面盡失。 

 嘉靖多次下嚴旨,要求張經迅速發兵,將倭寇驅趕。而張經根本沒有領會嘉靖的意圖,嘉靖那時候根本不在乎張經要怎麼處理這幫倭寇,而是大明官軍必須有所動作,要不然他這個皇帝哪裡還有臉面可言。 

 而張經認為一定要等等俍兵齊集,一舉盡殲倭寇。這樣自己就拿到了抗倭以來第一戰功,張經覺得憑藉著這份戰功,嘉靖也不會把自己怎麼樣。 

 但是很顯然,張經錯誤估計了嘉靖,嘉靖最痛恨的就是背叛,張經多次罔顧嘉靖的嚴旨,在嘉靖看來就是赤裸裸的背叛,雖然張經打了勝仗,但是嘉靖也不準備放過他。 

 趙文華、胡宗憲上疏彈劾張經糜餉殃民,嘉靖將張經下獄,其實到這個時候,嘉靖都不準備殺他,但是張經的上疏自己把自己帶上了死路,這個時候了,張經的上疏還在稱自任總督以來,先後斬殺和生俘倭寇共達5000人之多。嘉靖更加惱怒,認為他是居功自傲,再加上嘉靖三十四年六月,倭寇襲擾南京,天下譁然。 

 嘉靖就將張經、李天寵當作替罪羊誅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