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39章 黨同伐異事不休(二)

 趙文華所言備倭七事,其實核心只有兩件事情,就是首先提出來的以祭海神為言,請遣官望祭於江陰、常熟。這是為他出鎮東南尋找藉口,同時也是迎合嘉靖信奉鬼神的這一喜好。 

 第二件事就是,蘇、松、常、鎮民田,一夫過百畝者,重科其賦,且預徵官田稅三年。募富人輸財力自效,事寧論功。趙文華很清楚,東南抗倭絕非數月可平,所需的錢糧也是千萬之數,而且他是做工部侍郎的,知道嘉靖這麼多年的營建開支之大,修顯陵,整修七陵,重修三大殿,以及在西苑的工程。 

 這些工程都是需要大量的錢財,而現在東南的倭寇肯定會影響大明的賦稅,嘉靖這些浩大的工程都需要海量的錢財來支持,趙文華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多的從東南榨取錢財,不光要供應軍需,還要供嘉靖使用,自己也要上下其手,撈到好處才是。 

 對於趙文華的方略,嚴世蕃有些拿不定主意,東南的這幫士紳,豈是好對付的,從他們口袋裡掏錢,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何況東南的士紳在朝廷為官的數量很多,徐階、呂本還有六部的尚書、侍郎雖然現在嚴黨勢大,可是一下子和東南的士紳們翻臉,面對千夫所指,嚴世蕃還是有些惴惴。 

 嚴世蕃想了一會說道:“茲事體大,還需先告訴父親再說。” 

 嚴世蕃回到西苑,將趙文華的奏疏交給嚴嵩,說道:“父親,元質此疏,恐怕有些不妥,這東南士紳,絕不會坐視的,到時候群起攻之,恐怕禍及父親。且元質是否有其他心思,尚且不知。” 

 趙文華可是有前科的,當年趙文華為了討好嘉靖,向嘉靖進獻百花仙酒,聲稱:“臣師嵩服之而壽!”嘉靖飲用之後,感覺不錯,有覺得嚴嵩有這麼好的東西不進獻給自己,是不是不忠誠,於是下手詔切責嚴嵩,嚴嵩惶恐上奏稱:“臣生平不近藥餌,犬馬之壽誠不知何以然。”才把此事揭過去。 

 雖然後來趙文華通過嚴嵩之妻歐陽夫人又再次獲得嚴嵩的信任,但是嚴世蕃還是對趙文華心存疑慮,怕他又搞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