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35章 彈章紛紛議論洶(二)

 聶豹接著說道:“所謂倭寇,十之七八都是大明叛逆,皆由承平日久,民昧兵革,欺我無備,故得橫行。立團甲之法,即古者寓兵於農之意。蓋六師之賦,出於井田;八陣之制,起於開方。聚則為兵,散則為農,容民畜眾,可戰可守。糾集義旅,保障一方,揭竿長呼,千人畢聚,荷鋤東指,挺刃相加,人懷怒心,如赴私敵,此皆聖世輸忠之民,而亦有司作勇之力也。” 

 嚴嵩說道:“本兵說的可是民壯?” 

 聶豹點點頭說道:“當動員江南士紳,州縣官吏,僉發民壯,立為保甲,助其守城,同時招募當地敢戰之士,由各鎮守總兵官訓練,以為本鎮遊兵,內堅城防,外布遊兵,倭寇頓兵于堅城之下,外有各鎮之精兵,豈有不亡之理?” 

 聶豹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發動江南的士紳,以禮延攬沿海有力上舍,召募民壯,分扼賊勢,不論多寡,無餉給,無調遣,聽各自衛。同時用民壯與衛所兵守衛城池,各鎮總兵官訓練營兵,作為遊兵,也是野戰的主力,倭寇進攻的目標還是大明的城池,只有在城池中才能掠奪到足夠的財富,只要保證城池不丟,倭寇就得不到補給,只要大明官軍能夠在野戰中取勝,倭寇就能被遏制住。 

 嚴嵩一眼就看出其中破綻了,嚴嵩說道:“本兵所言,確是佳策,然緩不濟急也!現在雖然各州縣已經開始修建城牆,但是不是馬上就可以成的,訓練精兵更不是一日之功,而時不我待,如之奈何?” 

 聶豹也是早有準備說道:“倭寇之襲擾,但看天候,夏秋多,冬春少,正好與北虜相反,現在可一面令東南沿海州縣修建城牆,招募士卒訓練,一面先調九邊精騎回歸本鎮,待開春後,若倭寇再度猖獗,再調之南下可也。” 

 嘉靖問道:“現在胡宗憲奏浙江吃緊,乞調蘇松鎮總兵戚繼光部入浙,本兵以為何如?”